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融城网 > 借钱资讯 > 新手贷攻略 > 如何遏制无序校园借贷现象?

如何遏制无序校园借贷现象?

点击: 时间:2018-12-14

  近日,教育部发布《2017教育热点20问》,对当前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回答,内容包括如何防范和治理校园欺凌、实施二孩政策教育作何准备、“多校划片”政策能否为“择校热”降温、从上海浙江试点看高考改革有哪些新进展等共计20个大家关注的教育热点话题。

  搜狐教育将陆续发布两条教育热点问答,让网友更清楚了解大家关注的教育热点发展状况和相关政策。

如何遏制无序校园借贷现象?

[案例]

  小张是四川省德阳市的一名大二学生。20 岁的他现在已经负债10多万元,这一切源于 2016年1月那笔3000元的借款。无独有偶,湖北一名大学生 2016 年 10 月贷款 3 万元,利滚利越滚越高,到12月债务滚到了70多万元。

  2016年是网贷合规元年,也是校园借贷各种问题暴露最多的一年。因校园贷而催生的大学生跳楼、裸条等恶性事件引发了人们的深思。是大学生自身没有控制力,还是网贷平台不负责?如何遏制无序校园借贷现象?这一严肃问题值得社会、高校、家庭多方关注和引导。

[分析] 一些大学生难识借贷陷阱

  “无担保、无抵押,当日放款。”在一些大学校园内、微信朋友圈、QQ 群里常见此类诱人的贷款广告。借贷公司声称手续简单,无须任何抵押就能放款,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

  “他们只看我们是不是学生,只要有学生证就能借出钱。”如此简单的贷款程序让不少大学生选择隐瞒父母、借贷消费,“有时候买个手机,就可以找借贷平台借,很方便,反正身边找他们借钱的同学挺多的”。

  看似无条件放贷的背后却是:周利率普遍高达 30%、要求借款人拍裸照作为抵押、以公布裸照来威胁借款人还款……种种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实,让人们认清了校园借贷看似“诱人”背后的代价。

  一项针对全国近千所高校 30 万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学生防骗能力平均得分仅为 69 分。其中,近半大学生无法识破校园贷诈骗陷阱,愿意为了借钱先交保证金;而逾两成相信存在无风险且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对高利息诱骗缺乏警惕心理。

[政策] 政策“剑指”校园不良网贷

  “校园网贷”这个词本身并不准确。没有任何一所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网贷业务,目前所谓的“校园网贷”都是社会网络平台针对学生群体开展的一项业务,是其众多贷款项目中的一种。这种业务在高校里不存在“准入审核”问题,教育部对其没有监管职能,重点从加强教育警示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2016年,教育部多次与银监会、公安部、工商总局、网信办等部门进行会商,共同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不良网贷风险防范及教育引导的通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对相关网络平台的业务进行规范整治,对教育引导活动进行系统部署,

  特别是提出“四个不得”:一是不得向未满十八周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二是不得以歧视性欺骗性语言或其他手段进行虚假欺诈宣传、促销,不得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误导大学生借款人;三是不得自行或委托、授权第三方在互联网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宣传、推介项目或产品;四是不得通过收取各种名目繁多的手续费、滞纳金、服务费等费用变相发放高利贷,或采取非法催收等手段胁迫借款人还款。这些工作由银监会牵头,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同时,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情况,教育部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定期排查不良网贷业务开展情况,及时通过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及新媒体显示终端、短信、微信等多渠道全方位发布风险预警提示信息。二是利用学校各有关工作部门及时发现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定期排查学生参与网贷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引导措施,把相关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三是深入开展消费观教育,大力开展“三爱”“三节”等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健康的消费习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环境。四是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目前,我国已建立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等为主体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国每年资助高校学生 4000 多万人次,资助总金额达 800 亿元,基本满足了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需要。

  五是定期开展集中教育引导活动,深入开展“金融安全知识进校园”等活动,大力普及金融、网络安全知识,广泛宣讲不良网贷典型案例,增强学生对有害网络借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

  在政策的明确指导下,各地各校积极行动,切实加强引导,治理校园借贷乱象。2016 年5月,重庆市教委召开全市普通高校学生网络借贷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网贷平台(公司)风险提示、规范网贷平台(公司)进入校园行为的通知》,对全市 40余所高校进行了摸排,针对部分高校学生网络借贷情况加强引导和规范。针对“90

  后大学生推崇提前消费,但缺乏风险防控意识”的情况,长江大学开设财经素养教育系列课程,首讲“校园金融安全知识之借贷风险”把神秘的校园贷“打回原形”。

  2017年,教育部将继续配合银监会切实推进相关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强对形势的研判,积极加强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把校园网贷专项整治工作引向深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观点] “校园网贷”没有存在必要性

  专家指出,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已经非常完善,学生正当的合理的生活、学习消费困难需求完全可以通过合法渠道得到有效解决。校园网贷业务基本上是迎合学生的奢侈享受型需求,甚至是诱导学生过度消费、超前消费,而且大学生在读期间没有固定收入,其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支持,不具备贷款本息偿付能力。因此,针对大学生开展的校园网贷业务基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性。

  专家建议,一是要严格按照银监会等部门提出的“四个不得”要求,从严从紧开展校园网络贷款业务治理。二是从长远看,更应该完全停止针对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大学生开展网贷业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