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 07-20 履约担保平台爆雷保险公司会兜底吗?
- 07-20 团贷网维权:催收现状与诉求
- 07-20 【鹰眼看网贷】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 07-20 参与“金融互助”组织的投资者是否受法律保护?
- 07-20 美国歌手diss姚明的真相是什么?diss姚明的美国歌手叫
- 07-20 最新 | 礼德财富以涉嫌集资诈骗正式立案
- 07-20 互联网金融变革下 如何重新定义P2P?
- 07-20 奔驰维权事件另类视角: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费溯源
- 07-20 微贷网即将上市,但暴力催收问题影响股价
- 07-20 银发族,小心新一波"理财销售战"?
热门文章
- 09-05 原创|现金贷江湖,“谁”套路了“谁”?
- 09-25 2017新金融:阶级阵营、上市潮起与套利终结
- 12-09 团贷的牛要还钱吗?不要轻视了资产的流动性!
- 10-17 买保险不是为保障?而是为了……
- 05-08 “以租代购”真的能拯救车贷平台吗?
- 06-30 内容Go high,成本Go low,搜狐视频回归商业本质
- 06-19 深度|信用卡发卡量、坏账齐飙升,套现真的是一个没有受害者的产
- 01-05 如果P2P的兑付方案,由你投票决定,你会投吗?
- 07-30 67家P2P平台3月数据分析:5家连续3个月净流入,3家逾期有较大增
- 04-10 上海造艺关联40余家现金贷平台,靠无故扣款联合收割900多万用户
获客成本要3000?教你怎么运营对冲成本!
近日某平台CEO发言称:“现在获客成本确实飙升的厉害,一个百度理财周参与的平台周均消费7位数。”行业平均直接的获客成本已从去年末的800至1000元上升至1500元以上,如果算上品牌建设摊销、客户留存,综合获客成本已达到3000元,个别平台甚至高达5000元。
写这个话题难免会被公关,但是站在一个投资人的角度实在看不下去某些人为的夸大言论,因此对于以上数据的说辞笔者持有怀疑意见。
从数据来源来说,笔者更倾向于这是某平台说的自己家的数据,并不是行业的整体数据,该数据应该是基于言论者私下与人交谈或者自家平台的真实反应得出的一个臆想的结果,并没有足够规模的平台给予详实的分析。
从数据数值来说,该数据只是某CEO的所知道的某些浮于面的平台,犯有明显的取峰值不看低谷的以偏概全的逻辑悖论,因此并不能反映大多数平台真实的运营数据,比如用e租宝,陆金所,借贷宝的获客成本来反应行业获客难度,本身
具有不可取性。
从数据传递的信息来看,该数据具有不符合逻辑性。作为某CEO,说话做事如此不严谨,暴露这种数据,其一、会让行业人士怀疑你的运营能力,其二、会让投资人怀疑你假标自融拿去获客,其三、给予行业抹黑,其四、没有盈利能力的平台,何愁你不跑路。其五、制造噱头,营销自己没下线。因此此组数据严重不合理,具有很大的夸大成分,就像现在的融资一样,吹牛的时候总喜欢夸大几倍,以此来增加关注度和彰显自己的肌肉。
从现阶段形势来看,基于金九银十之后,各个平台资金比较紧张,由此判断很多平台为了更好的准备过年,抢夺资金,储备过年和过冬资金也是现在很多平台的当务之急。从逻辑合理性的角度来说,即使当务之急是获得资金,保证资金流,但是如此消耗元气的烧钱换资金其本身具有不合理性,再者此获客成本也只是当下的一个阶段,即使上浮也不会以超行业平均水平数倍乃至10倍的空间上浮,再者从拉长时间轴来看,基本没有任何代表性可言。
从言论者背景分析,言论者工作履历里面有着很长时间的媒体工作,作为媒体人制造爆点相当于其看家本领,在配上CEO头衔不仅逼格高大上,威信也是不容你质疑。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此数据仅仅是一个媒体人出身的CEO所谓的造谣或者是利用个别特例予以博人眼球夸大宣传之事,不足以引发行业人担心。
在看完小丑的自编自演的笑话之后,我们回到本文正题,以下的实例基本基于笔者个人投资生涯的所见所闻,在这里笔者很想说,互金平台的运营其实于当下阶段来说,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不堪,相反有很多隐藏的高手值得我们学习。(为了避免软文,文中一律不举例)
方法一、病毒营销
其实在很多人看来,病毒营销有加大平台自身成本的作用,造成的结果就是羊毛党蜂拥而至,狂撸平台羊毛,甚者会让平台劳筋伤骨。而造成以上环节的原因是病毒营销没有设置好组合模式,笔者曾经见一个平台的病毒营销是这样设计的:A(注册)+B(各种认证+绑卡)+C(病毒活动有限制比如只允许邀请5人)+D(主动客服);A+B会得到10块钱,C环节会得到5块钱,限额5人,D作为转化的重要阶段。我们以一个正常的角度去看,某人为了获得15块钱,就会去注册、认证、绑卡、邀请5人并实名绑卡。在考虑5人不发展下线的前提下,我们发现获取客户的总成本是65元,获取6人的所有信息,因此平摊在每个人就是不足12元。如果这个循序继续走下去,再加上有些人邀请不足5人的,将不会予以发送奖励,最后在做好反欺诈的无限刷数据的骗子手段的前提下会极大的对冲运营成本。
同时平台再辅以被动客服的2次转化和主动客服的3次转化,一个正常的平台的转化率应该应该不会低于10%,而做得好的平台ROI值会攀升到20以上,因此最后真实的获客成本会停留在200-300这个区间。
方法二、金融对冲运营成本
用这个标签有夸大的嫌疑,其本质就是平台通过自己资产端产品合理的设计来对冲运营成本。从当下慢慢趋于理性的资金成本来看,站在民间金融的角度来说,一些先息后本的产品其利润空间在不出坏账的前提条件下大概在8-10个点这个区间,而如果做成等额本息的标的,其利润空间应该会上浮到15个点左右。而一个正常的平台的运营费用大概会用掉平台6个点左右的利润,如果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度,有一定口碑形成了所谓的品牌的话,那么这个成本会趋近于利润空间的4个点。
于此方法就是如果平台上每个月的标的中有300万左右的等额本息标的,基本就可以对冲该平台一个月的运营成本,而其它标的的盈利空间全部可以作为平台自己的获利,或者作为保证平台资金链安全的风险保证金。
方法三:O2O+P2P+咨询+资讯
今年伊始,互联网+之风吹遍大江南北,不仅互联网金融遍地开花,今年的O2O也遍地开花。什么上门美甲的,上门洗衣服的,上门做清洁的,上门厨师做饭的,各种吃穿住用行场景浮于人们眼眶。
O2O的繁荣必然也会造成O2O的泡沫,于当下而言,资本凛冬来临,很多O2O很快就会变成过去,就像有专家戏言,O2O就是2个0中间加了一个2货,没有任何价值而言。而在当下这个阶段很多O2O企业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让自己的流量变现,以此来换取过冬资金。而互金平台恰巧需要流量,O2O平台需要流量流出,使得自己的尾部可以在拉长的同时让自己储存过冬资金。两者相得益彰,抱团取暖形成基于APP端的APP联盟未免不是什么坏事。
同时平台在自建或者与第三方资讯、咨询网站合作,形成教育、讯息、咨询一体化的管理,通过对投资人的教育、指导、提醒、信息传达等增值服务来提高用户粘性,同时提高平台客户的留存度。
方法四、刷脸混资源
这种方法从行业成立至今,一直有人运用,至今为止也是屡试不爽。刷脸可以混到低成本的资金方,可以混到比较好的资产端,形成一个较好的行业认知和平台面的展示率,所带来的就是自己可以进行资源整合,让自己的平台通过撮合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合作,从中赚取三方差价,以此来弥补平台的运营费用。
运营领域方法奇多,怪招也多,降低运营成本的方法比比皆是。远达不到某CEO的那种高成本的运营水平,以上的盘点也只是冰山一角,未来还有什么奇招,我们拭目以待,只是对于造谣者而言我们应该予以正确的回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