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 07-20 履约担保平台爆雷保险公司会兜底吗?
- 07-20 团贷网维权:催收现状与诉求
- 07-20 【鹰眼看网贷】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 07-20 参与“金融互助”组织的投资者是否受法律保护?
- 07-20 美国歌手diss姚明的真相是什么?diss姚明的美国歌手叫
- 07-20 最新 | 礼德财富以涉嫌集资诈骗正式立案
- 07-20 互联网金融变革下 如何重新定义P2P?
- 07-20 奔驰维权事件另类视角: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费溯源
- 07-20 微贷网即将上市,但暴力催收问题影响股价
- 07-20 银发族,小心新一波"理财销售战"?
热门文章
- 05-08 利民网黑料少之又少 但董事长曾被列为被执行人
- 06-28 银行员工群发邮件自曝被绿全过程
- 09-14 重视这些典型特征后,网贷投资踩雷的几率将锐减!
- 09-30 2018年都有哪些好的投资机会?
- 10-31 网贷中介教父及其门徒:年入千万却难逃原罪
- 08-02 资本寒冬当道,矿机三巨头IPO之路荆棘满途
- 05-23 平台“截留”回款,是自救还是自杀?
- 02-26 银豆网爱投资事件启示:再看看你投的企业贷
- 10-24 其实,人血馒头有四种吃法
- 05-25 普通家庭千万别买年金险,很亏的!
最后,我们还得依靠评级投资
至从中国网贷的刚兑时代开始后,网贷平台(大部分)本身参与到了金融交易当中,从而让自身成为了信用主体,于是投债权不是投债权,而是投平台。既然平台是信用主体,我们就需要判断主体的信用度怎么样,这就催生了信用评级的需求。过去几年,不少机构和个人都尝试参与到网贷平台的评级当中来,但是由于问题平台普遍地出现,再加上评级技术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使这些评级大都走入了踩雷的尴尬境地,它们有些自我结束了生命,有些还在艰难地坚持。
有人开始质疑评级,踩雷者开始咒骂评级,更多的人说评级只是一个参考,不能作为投资依据。事实上,除了评级,我们还有其它更好的参考吗?显然是没有的,相信每个投资人自己对平台的判断不可能比评级更专业。所以,笔者认为,依靠评级榜单投资,不仅是靠谱的,而且是将来投资的主流决策方法。
至于评级榜单踩雷,正常吗?
评级反映的是安全度,而安全度是一个概率。什么是概率?也就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一个平台再评级中排名较高,说明其发生风险的概率比较低,但是即使概率再低也是有发生的可能性的。比如彩票中奖了几乎为0,但是每天还是都有人中奖。比如世界上最著名的几个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等等,他们会对一些机构或者主权进行信用评定,这种评定也只是一种违约的可能性高低。评级高只是违约风险比较低,所以,按照知名的评级榜单进行投资,一定是风险最低的。
哪些评级值得信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评级都值得信任。评级机构本身的中立性非常重要,如果一个评级机构的立场有问题、或者出发点不对,那么他的评级就很难让人信服,当它的评级没人相信的时候,它也就会慢慢地失去意义,失去市场,甚至失去生命。比如前短时间接连踩大雷的某个人评级,其评级的基础逻辑是“博取高收益”,而不是“投资安全度”,再加上个人评级建模能力有限,所以踩雷几乎是注定的,当然持股与私交关系也是不能忽略影响因素。对于排名最靠前的两家第三方网贷媒体的评级,我认为虽然他们的应收大都来自网贷平台的广告费,但是其评级的中立性是获取C端用户重要的依据,是不会轻易收取利益去干预排名,整体上是值得信任的。所以,选评级,就选那种立场相对中立、团队有行业沉淀、实力较大的评级。
那么,如何依靠评级?
a,在评级的基础上嫁接个人偏好
简单说,把前100名的榜单拉出来,选择自己更看好的一批平台,或者剔除掉自己不看好的平台。以这种简单的方式进行分散配置,还是非常靠谱的。
b,按照不同的评级等级进行分散配置
投资即要追求安全性又要追求收益性。全投最安全的平台收益太低,追求高息平台容易踩雷。所以,选出评级A\B\C\D类的平台各几家,进行分散配置,是不错的平衡收益和安全性的方法。
c,动态关注评级的变化
评级降低的平台降低仓位,评级上升的平台可以考虑加仓。如果有平台从评级榜单出榜,果断撤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只要网贷平台还作为信用中介的角色参与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评级就非常必要。投资者不可能自己对平台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这样既不专业、也不经济。参照债券市场,投资者都需要专业的机构提炼出简单的指标供他们参考主体的安全度。只有这样才让投资网贷这种资产配置方式成为可能。所以,不要排斥评级,要懂得选择评级、依靠评级、感谢评级,利用别人的专业为自己的投资保驾护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