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 07-20 履约担保平台爆雷保险公司会兜底吗?
- 07-20 团贷网维权:催收现状与诉求
- 07-20 【鹰眼看网贷】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 07-20 参与“金融互助”组织的投资者是否受法律保护?
- 07-20 美国歌手diss姚明的真相是什么?diss姚明的美国歌手叫
- 07-20 最新 | 礼德财富以涉嫌集资诈骗正式立案
- 07-20 互联网金融变革下 如何重新定义P2P?
- 07-20 奔驰维权事件另类视角: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费溯源
- 07-20 微贷网即将上市,但暴力催收问题影响股价
- 07-20 银发族,小心新一波"理财销售战"?
热门文章
- 05-08 利民网黑料少之又少 但董事长曾被列为被执行人
- 06-28 银行员工群发邮件自曝被绿全过程
- 09-14 重视这些典型特征后,网贷投资踩雷的几率将锐减!
- 09-30 2018年都有哪些好的投资机会?
- 10-31 网贷中介教父及其门徒:年入千万却难逃原罪
- 08-02 资本寒冬当道,矿机三巨头IPO之路荆棘满途
- 05-23 平台“截留”回款,是自救还是自杀?
- 02-26 银豆网爱投资事件启示:再看看你投的企业贷
- 10-24 其实,人血馒头有四种吃法
- 05-25 普通家庭千万别买年金险,很亏的!
一文看懂网贷平台运营报告中的“鸡肋”与“鸡块”
随着网贷平台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不少网贷平台为了脱颖而出想方设法提高平台的公信力,方法手段多种多样,例如在权威网贷媒体平台烧钱打广告,雇职业写手写软文,请水军深入论坛哄抬气势等等,只有投资者想不到,没有平台做不到。
除此以外,发布运营报告提升平台的透明感,增加公信力可以说也是各大平台的标配做法。而且投资者对这种做法完全没有对广告一样的反感,不少网贷资深人士也表示,要知道一个平台是否真的值得投资,少不了要看平台的运营报告,就像要想深入了解了解一个公司,少不了公司的财务报表一样,毕竟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但事实真的如此么,运营报告真的能够说明问题?
对此,研究院表示运营报告确实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投资者必须得有敏锐的洞察力看出运营报告中哪些是说到了问题的实质,而哪些内容只是运营报告中的“鸡肋”。
首先,我们说说运营报告中哪些内容是有“水分”的,比如说含金量低的文字数据或者真实性有待考证的。
关于运营报告中的逾期率,笔者表示可信度不高。对于成立时间比较短的平台,如果审核基本到位的话,可能不会出现逾期的情况,毕竟时间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也少。但对于成立时间较长的平台而言,比如上线有2至5年的平台说没有遇到逾期的情况,有点常识的投资者都觉得不可信。根据银行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各大银行超过90天的逾期贷款率普遍在2%左右,比如平安银行是2.8%,中信银行1.5%,农业银行2%,招商银行1.59%。可见,即便是在风控实力得到普世认可的银行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更别提各大网贷平台了。2015年10月份闹得沸沸扬扬的阿里招财宝逾期事件也说明了即便是借款人没有想要赖账或者有其他不良动机,遇到天灾人祸,逾期也就逾期了。
出现坏账,大部分平台选择在运营报告中直接撇开,小部分选择适度公布,一旦平台出现逾期,紧接着就是坏账了。出现逾期,平台收回本息还有一线希望,而出现坏账基本上就等于这笔资金被判“无限期”死缓,因此平台对于出现的坏账数据尤为敏感,而胆敢披露坏账的平台不是实力大咖就是背景强硬的大平台。即便公布基本上都不是原始数据,大部分公布出来的坏账率普遍都低于银行的不良率,显然,平台在公开数据时有所保留。
而在每期的运营报告中宣称坏账率为0的平台显然是不可能的。达到平台“无坏账”而且还正常运营的平台只有三种可能,一是成立时间短,对资产端较为重视,确实可能还没遇到坏账。二是平台极度分散,单一资产出现坏账对平台整体影响不大,平台自有资金可以覆盖坏账,为避免投资者恐慌,未公布坏账。第三就是吸新补久,还在恶性循环中“苟延残喘”,一旦不能维持,随时准备跑路,有点法律意识与良知的平台对投资者进行打折还款也是平台的善后手段。
风险保障金是标配,但提取比例与额度存疑。在网贷平台公布的运营报告中,几乎都会有风险保障金使用情况这一栏。关于风险保障金,通常平台会设立一个风险保障金账户,并拿出一部分自有资金作为启动资金,在每笔借款成功时根据平台的坏账率而从中提取一定的比例放入保障金账户中,当出现逾期或者坏账时,平台会将资金提取出来进行本息垫付。虽然看起来不错,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很多平台的风险保障金只是平台增信的一种手段,没有真正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很多P2P平台的风险保障金提取比例都在1%及以下,与平台真实存在的坏账率不相符。另一方面,既然风险保障金是以平台名义开户,那么所有权都有属于平台,出现问题要不要偿付,怎样偿付都是平台说了算,而且账户里面是否一直存在这笔资金还是只是在需要的时候走过场都属于未知。因此,平台运营报告中所宣称的风险保障金使用情况归根结底是聊胜于无,是真正意义上的“鸡肋”。
平台的交易规模与投资人数不一定是真,对投资者而言,参考意义也不大。通常在平台的运营报告中,第一个公布的数据就是平台的累积投资总额以及累积投资人数。很多投资者都有从众的心理,认为参与投资的人数越多,平台的累积投资总额越大,平台就越靠谱,这种想法完全是错误的。其实,对投资人而言平台的交易规模与投资人数对投资者的参考意义并不大。而且在平台创建初期,平台会利用投资者从众的心理利用水军或者其他方式做大数据从而为平台征信。即便平台的体量真的很大,也不能说明平台就是完全安全可靠的,毕竟我们时不时也会听到某某百亿级平台****涉入濒临倒闭的消息。平台的安全性与平台风控以及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有关而与平台规模体量无关。
除了上述运营报告中出现的“鸡肋”信息,在运营报告中也不乏真正值得参考的干货,也就是信息含金量颇高的“鸡块”。
在互联网人士皆倡导的大数据时代,文字内容其实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一般在年度或者半年度运营报告的开头或结尾会有一段寄语文字,内容通常为平台高层对未来的展望或者对各类政策的解读又或者是平台CEO对投资人的话等等,内容不拘一格。这些文字看似冗长没有实际意义,但其实却是反应一个平台对行业理解程度的最佳窗口。如果平台只是一味地讲些华丽而空泛的内容,只画饼不给出平台未来发展切实可行的策略性方案,那么这类平台大都不长久。反之,如果平台对当前的局势清醒并且能够从投资体验出发做出一些战略性的平台构架方向,那么至少这个平台对投资者有诚意,对平台有长远的规划,因此也更有可能发展得更好。
资产端报告反映平台高层在业界的人脉资源。在运营报告中最容易被普通投资者忽略的就是平台的资产端结构,一般在平台公布了产品的销售数据之后,或者是运营报告的最后一部分,平台会将平台资产端涉及的相关资产进行总结说明。虽然这也是平台利用运营报告提高征信的一种手段,但这也确实反映了平台的优势所在。对一个平台而言,平台涉及的资产决定了平台的大致收益以及安全程度,能够取得获取较为优质的资产,尤其是终极风险可控的优质资产会使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大增。另一方面,资产的优劣也能够反应出平台高层在业界的资源、人脉,能够反映出平台核心团队在行业内沉淀的时间。相信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也更愿意选择那些对行业有着清晰认识并且深刻了解行业运行规律的平台。
大事记是了解平台运营状况的一个有效途径。平台大事记也属于网贷平台运营报告的标配内容。虽然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总结,但投资者却可以因此全面地了解到平台运营状况。平台在某段时间内重要产品上线、重大战略规划调整或者技术上的突破都会记录在案。就像一个孩童的成长记录,虽然都是例行事务,但确是一个平台大致发展状况的体现。
总的来说,投资者在对待平台运营报告的态度上一定要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虽然其内容不是绝对真实,但也有不少信息是值得参考的,只要多了解,总会炼就一双火眼金睛,看透运营报告中的“鸡肋”与“鸡块”,为自己的投资做出最佳的决策。
搜索
复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