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 07-20 履约担保平台爆雷保险公司会兜底吗?
- 07-20 团贷网维权:催收现状与诉求
- 07-20 【鹰眼看网贷】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 07-20 参与“金融互助”组织的投资者是否受法律保护?
- 07-20 美国歌手diss姚明的真相是什么?diss姚明的美国歌手叫
- 07-20 最新 | 礼德财富以涉嫌集资诈骗正式立案
- 07-20 互联网金融变革下 如何重新定义P2P?
- 07-20 奔驰维权事件另类视角: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费溯源
- 07-20 微贷网即将上市,但暴力催收问题影响股价
- 07-20 银发族,小心新一波"理财销售战"?
热门文章
- 09-05 原创|现金贷江湖,“谁”套路了“谁”?
- 09-25 2017新金融:阶级阵营、上市潮起与套利终结
- 12-09 团贷的牛要还钱吗?不要轻视了资产的流动性!
- 10-17 买保险不是为保障?而是为了……
- 05-08 “以租代购”真的能拯救车贷平台吗?
- 06-30 内容Go high,成本Go low,搜狐视频回归商业本质
- 06-19 深度|信用卡发卡量、坏账齐飙升,套现真的是一个没有受害者的产
- 01-05 如果P2P的兑付方案,由你投票决定,你会投吗?
- 07-30 67家P2P平台3月数据分析:5家连续3个月净流入,3家逾期有较大增
- 04-10 上海造艺关联40余家现金贷平台,靠无故扣款联合收割900多万用户
中国信贷机构在技术上已破产!
随着中国经济“劣L型”持续走低,中国金融业风险急剧上升。无论是持牌银行还是众多类银行信贷机构,不良贷款如黑云压顶,行业的冬天无比寒冷。一时间业界纷纷收回对银行暴利的指责,“信贷是靠天吃饭”的观点让业者无所适从。
表面上各机构的不良率仍在可控范围,但各种情况表明,现有的不良率仅仅是一个开始,信贷机构的风险离真正的底部还有一段距离。我们恪守多年的信贷盈利模式、风控模型体系大都已接近失灵,银行纷纷再次扑入政府平台、国企央企的怀抱,对信贷风险管理的自信荡然无存,生存几乎只剩下抱体制大腿或单纯追求不动产抵押这两种做法。
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中国的信贷机构在技术上已经破产。中国这一轮经济危机可能会跟我们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一样,我们过去奉若神明的风控体系、风控模型已无法保证自己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多年反复钻研的信贷技术、管理模式的优势,并不能让机构从容应对宏观经济形势下行与市场变化的复杂环境。
信贷机构风控失效的原因
我们研究过很多信贷技术与战术。银团贷款、大额贷款的风控技术大同小异,并无多少挑战性。从研究与争议最多的中小企业信贷与微型信贷来看,其信贷管理与风控的常规手段能拉上台面的也寥寥无几。IPC模式、信贷工厂模式、被人玄化的大数据风控、被人简化的三品三表,还有如供应链模式、保理模式以及传统机构说的最多的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交叉验证等。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年,究竟哪些经验、哪个模式最为可靠?为什么这些技术、战术又都不能保证我们信贷机构长期的安全?
我收集整理了目前能够找到的有关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资料,但是我发现竟然没有一个非常完整的、清晰的理论来全面指导我们的信贷机构,我们应该遵循的原理是什么,我们信贷机构有哪些根本的运营规则?哪种理论可以解释清楚我们身边发生的所有信贷失灵现象?信贷风险控制的基础理论与基本规则是什么?如果我们的信贷是靠天吃饭的话,我们是不是就是一个赌徒?
无奈之下,我只有根据大家的经验来作总结与提炼,以指导自己的工作。直至今天,我暂时归纳出一个相对能说的通、也能说服我自己的理论,那就是我的《朴素信贷风险控制学》,我把它归为信贷风险控制学,并没有创立一个新理论的想法,只是因为我找不到一个更合适的词来概括我的观点。首先要说明,以下论点与传统学术的信贷原理及相关内容无关,名词也不是同一含义,均是从信贷实践中归纳总结而来,也仅限于信贷风险控制这一狭窄范围。
我的《朴素信贷风险控制学》的核心内容是:任何一个信贷机构要实现可靠的信贷风险控制,必须在信贷风险控制技术、信贷风险控制战术和信贷风险控制战略这三个层面都能具备良好且完整的管控能力(以下简称信贷技术、信贷战术、信贷战略),并在每一个层面严格遵守公允的信贷原理,只有这样信贷机构才可能实现长期、稳健、健康的发展。
当下信贷机构所表现的风控失当现象均具有典型的特点。
银行业信贷机构
1、信贷战略方面:除上文所述的信贷战略方面的问题外,具体来说,银行业信贷机构还存在存在以下战略性错误,如公司治理不科学、高管利益与银行利益无直接相关性;总行董事长、行长的经常性变动使得机构经常调整战略方向;高管的短期行为使得机构过分追求单方向放大资产和眼前利益,无法进行弹性调整;对行业的分析与预判重视不足或无法传递给信贷战术与信贷技术层面等
2、信贷战术方面:分支机构及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与银行长期战备不匹配;信贷产品陈旧、同质化严重、创新力不足;从营销到贷后的全流程管理设计不科学;忽视互联网新技术、新生态对信贷战术的影响等
3、信贷技术方面: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重视不足;对行业、客户历史数据整理、挖掘、运用缺乏主动性、前瞻性;风控维度与模型建设效率低下等。
客观地讲,近十年来中国银行业在信贷战术与技术方面的努力还是有一定成就的,但最大的缺陷在于信贷战略方向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银行国有或政府实际控制导致的现代企业制度无法落实。从这个层面讲,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并不能寄希望于引进几家、几十家小型民营银行,而是要对当下庞大的存量银行业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现化代改造。
2、类银行业传统信贷机构
类银行业传统信贷机构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融资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民间线下投资公司等,范围很广,具体缺点不易逐一列举。但总的来说,这类机构在战略上受制于监管与牌照的影响甚大,很多是不合理的制度设计,让这些机构在信贷战略规划上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
这类机构普遍的问题是缺乏长期的信贷战略,对经济形势、金融形势、行业监管动态分析甚少,大多报着短期迅速盈利的目的;在战略设计上没有注意充分发挥牌照的优势、合理规避不合理的监管约束。在国有、官方金融为主体的环境下,这些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对管理者的挑战是巨大的,如何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设计好属于自己的信贷产品与风险管理架构,巧妙整合体制内、外的不同资源,这是机构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核心所在。
类银行业传统信贷机构在信贷战术与技术上的缺陷是比较明显的,绝大部分机构的规模是微小型的,股东结构与成本的局限性使得机构很难建立一套完善又精悍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不同的发展时期与信贷规模、人员结构的变化,还需要机构本身不断调整管理策略,随之而来的是信贷战术与信贷技术上的因时而变。当然,这类机构的优势一是可以较容易地达成公司利益与经营团队利益的一致性,二是船小好调头,战略、战术与技术的调整难度与成本还是相对较低的。
3、P2P网络信贷机构
应该来说,目前经营模式下的P2P网络信贷机构在信贷战略、战术、技术方面想有所建树是非常困难的。
1、信贷战略方面:国家金融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是第一个障碍;保本保息与高成本资金来源的矛盾是第二个根本障碍;信贷机构的流动性风险控制、到期刚性兑付与不允许设立资金池是第三个根本障碍。这三个根本性障碍使得P2P机构的战略设计几乎陷入困境。当然,当下P2P的优势是自由、不受过多约束,战略布局、调整非常灵活,成本低。
2、信贷战术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公信力不足,使得这些平台能够对接的资金来源成本极高,一般都在银行吸收资金成本的三倍以上甚至更高,绝大部分资金成本超过了银行平均贷款利率,网贷平台的运营、人员成本也居高不下,因此这些平台的信贷产品设计就出现了根本性的障碍,给信贷战术的组织与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由于网贷平台迅速在业务端迅速扩张,使得这些机构的分支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绩效考核、流程管理等方面极易失控,网贷机构在信贷战术的组织方面受到严重制约。
3、信贷技术方面:这应该是网贷机构最引以为豪的地方。云服务、大数据风控模型、量化分析等纷纷成为各网贷平台的招牌。客观地讲,网贷机构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有所建树的,很多研究内容已远远超过了传统信贷机构的想象。但是,绝大多数网贷平台这方面并不占有优势,仍是传统金融线上化的做法,甚至大规模发展线下网点,在营销、风控、授信、贷后等管理模式上与传统信贷机构大同小异。
另外,目前多数平台的大数据风控模型的科学性、准确性、可持续性都存在诸多问题,且没有经过多少实际验证,更没有经过几个经济周期的检验,在信贷这个极强调可靠性的领域,随意试错与推广的成本是巨大的。当下的大数据风控模型还没有对传统信贷风控手段形成战替代性与颠覆性,但这不表示我们就可以用“互联网金融仍是金融”一句话来无视信贷技术的进步对信贷战术乃至信贷战略的重大影响。技术仍然是第一生产力,银行的传统信贷模式也会随时代而改变。
当前信贷行业普遍性争论的简单解释
根据上述有关战略、战术与技术的逻辑关系及内容的说明,当下很多热点的争论,便很容易被解释。
1、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互联网还是金融?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第一表现形式是新技术,对信贷而言,它显然属于信贷技术的范畴,如大数据风控模型的建立,网络信息、社交数据的整合,互联网催生的长尾信贷需求对信贷产品设计方面的改变等;互联网金融的第二表现形式是一种新生态,对信贷而言,它属于信贷战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并予以实施的内容,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我们的客户习性、获客渠道、风控流程、贷后管理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与想象空间,信贷战术的调整是必然结果;互联网金融的第三表现形式是互联网对社会金融生活的巨大改变,这种改变使得信贷机构在战略规划上必须充分考虑互联网因素,当互联网技术、战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对机构的信贷战略进行重新定义,甚至颠覆性的改变,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信贷技术、战术、战略是自上而下、又是自下而上的双向推动的。因此,简单地讨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还是金融,是没有意义的。互联网金融当然是金融,但这种表述并不能成为我们用传统的金融战略、战术与技术来否定互联网金融的理由,对新的信贷产品、风控模型、盈利模式、组织手段、跨界整合要有包容性,要学习并积极参与研究与实践,而不是一否了之。
2、大数据风控、消费场景的占有是不是给了网贷机构挑战现有信贷格局的充分理由?
信贷技术的进步是永无止境的,消费场景的占有也仅仅是消费信贷战术中的一点优势,作为一个完整的信贷机构,仅从信贷技术与战术层面作一些阶段性的提升,并不能保证自已可以挑战传统金融机构,甚至连生存都无法保证。从战略高度分析,经济形势的下行、监管的不确定性、获取资金成本的居高不下、逆势而为的投资方要求等,都是网贷机构的战略困境,机构首先应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获得生存的基础。
努力谋求信贷技术与战术的根本性进步,难度是巨大的,但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这甚至也是网贷机构生存、发展的唯一理由,因为对比传统的信贷机构,我们所恃太少。别再人云亦云、故弄玄虚地卖弄一些小技术、胡吹大数据,没有实质性、可靠的技术进步,一切都是虚空。
3、区块链技术将很快颠覆整个金融体系?
毫无疑问,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基于信任的互联网协议,是一项极具想象空间的技术,但我们现在需要客观地看待它。区块链一直被认为能够颠覆传统金融机构的模式,甚至能让作为信用中介的传统金融机构消失,但现实告诉我们,区块链想发展到这一阶段还遥遥无期。首先,作为一种新技术,区块链还不成熟、还缺乏证明,它们本质上有规模限制,也缺乏无鏠地整合到现在金融市场环境的底层基础设施。
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金融业来说,目前区块链技术大都停留在研究与特定范围的小规模试用,从这种情况看,区块链应用仍停留在相对单纯的技术层面;其次,从战术层面看,要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金融机构的核心流程开发并对传统金融机构的运行环境重新架构,目前显然还缺乏基础;再次,区块链技术要上升到战略层面上来,其根本核心是需要以此建立一套极为复杂的共识机制来构建信用体系,建立一套完全去中心化的公链,这不仅仅要投入极其巨大的成本,还涉及到当下经济、金融运行的基本框架的重构。例如区块链的技术方案方面,比特币区块链中的比特币是由矿工挖出来的,只要有矿机就可以发行比特币,这是与现行金融体系完全不符的,甚至颠覆了国家制度的基础。
4、FINTECH是个什么鬼?
FINTECH是FINANCIAL TECHNOLOGY(金融科技)的缩写合成词,难以令人理解的是,中国互联网金融界一夜之间将其视为一种新生事物,更被众多的网贷平台当作粉饰自己的外衣,一众学者也纷纷鼓吹FINTECH威力无穷。事实上,这里说的科技无非是人工智能、机器运作、自然语言的处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手段,难道我们的金融业没有在用吗?我们的金融发展没有科技怎么行?
如果金融科技是新生事物,让我们是否还要把农业科技、工业科技、教育科技当成一个新课题?当下的网贷机构有多少家实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并上升到了战术应用与战略层面?智能投顾也好、大数据征信也好、量化分析也好,目前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比我们领先很多年,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多少替代性的商业应用,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地拿百姓的血汗钱去试错更是背离了商业的道德。依靠不成熟的技术,组织简单粗暴的线下设门店的人海战术,无视经济形势下行进行逆势的战略扩张,这种披着羊皮的网贷机构,还有什么理由继续生存?正确地认识科技与金融的关系,别乱包装概念,踏踏实实地研究新技术、新模式对金融行业的革新,以敬畏之心面对金融的本质与每一个人的财富,互联网金融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