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 07-20 履约担保平台爆雷保险公司会兜底吗?
- 07-20 团贷网维权:催收现状与诉求
- 07-20 【鹰眼看网贷】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 07-20 参与“金融互助”组织的投资者是否受法律保护?
- 07-20 美国歌手diss姚明的真相是什么?diss姚明的美国歌手叫
- 07-20 最新 | 礼德财富以涉嫌集资诈骗正式立案
- 07-20 互联网金融变革下 如何重新定义P2P?
- 07-20 奔驰维权事件另类视角: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费溯源
- 07-20 微贷网即将上市,但暴力催收问题影响股价
- 07-20 银发族,小心新一波"理财销售战"?
热门文章
- 05-08 利民网黑料少之又少 但董事长曾被列为被执行人
- 06-28 银行员工群发邮件自曝被绿全过程
- 09-14 重视这些典型特征后,网贷投资踩雷的几率将锐减!
- 09-30 2018年都有哪些好的投资机会?
- 10-31 网贷中介教父及其门徒:年入千万却难逃原罪
- 08-02 资本寒冬当道,矿机三巨头IPO之路荆棘满途
- 05-23 平台“截留”回款,是自救还是自杀?
- 02-26 银豆网爱投资事件启示:再看看你投的企业贷
- 10-24 其实,人血馒头有四种吃法
- 05-25 普通家庭千万别买年金险,很亏的!
“限额令”是如何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的
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新政策一出台,便引发了各界极大的关注,而其中关于借款限额的规定,更是成为了业界争论的焦点。
办法规定: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网贷机构及不同网贷机构的借款余额上限:单一的个体、单一的自然人在一个平台上的借款上限是20万,单一组织、法人在单一平台上借款上限是100万,单一自然人在多个平台的借款上限是100万,单个法人在多个平台的借款上限是500万。
对于此次新增的限额规定,大部分网贷平台都需要做出业务调整, 而在限额之后,网贷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能力也将大幅下降,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将进一步加剧,难免有违网贷行业发展初衷。针对限额规定,大部分网贷平台将转向信用贷款、消费金融、三农金融领域,而征信体系的不完善、消费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都让网贷行业的转型面临着极大的风险。而缺乏了网贷这条“鲶鱼”的刺激,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是否能俯下身去,告别“抓大放小”的传统思维,真心为广大中小企业雪中送炭,也尚存疑虑。
5000亿抽贷 中小企业生死劫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P2P整体贷款余额在6500亿左右,单一主体(不区分企业和个人)在单一平台待还本金超过100万的资金总额2500亿元左右,占比接近40%。若不考虑提前还款和新增的贷款量,这些资金一年后(2017年8月15日)待还本金还有1600亿元,占到25%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考虑单人单平台的20万上限,以及一人多账号的情况,实际的超限资金总额以及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行业整体超过借款限额的贷款可能达到4500-5000亿元。按照新规的约定,意味着在未来一年内,P2P行业需要从中小企业抽回3000亿-5000亿的贷款。
出于合规性的考虑,网贷平台必然会产生大规模的抽贷行为,而从网贷平台融资的中小微企业大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这势必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回归到依赖民间高利贷艰难维持的境地。
此外,按照国税总局的界定,小微企业指的是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资产3000万的企业,100万的借款限额无疑是杯水车薪,若照此规定执行,网贷平台很难解渴中下微企业贷款。
而对于近年来融资需求不断上涨的中小企业而言,银行贷款的通道也一直是关闭状态。有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上半年,国内企业数量超过5000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数量在80%以上,而按照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的说法,目前银行对公贷款账户只有600万户,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都被银行排除在外。
好的政策必然符合帕累托改进,但限额规定,对于中小企业、网贷平台、投资人,都非利好,甚至可以说是三输。
竞争加剧 网贷平台转型难
办法发布之后,有网贷第三方平台对网贷行业借款人借款金额是否符合监管细则的要求进行了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在纳入统计的851家样本平台中,借款人人均待还金额20万元以上的平台数量占比达到72.74%,人均待还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平台数量,占比为46.06%。
这意味着,面对限额规定,超过70%的网贷平台要转型。目前超额的资产,主要是以企业贷款、房屋抵押贷款、保理等业务为主,而在限额规定出台之后,这些开展大额借贷业务的网贷平台将转向小额分散的信用贷款、消费金融、三农金融等领域,相比于有抵押的房贷、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等大额业务,小额业务的风险并不一定更低,网贷平台的转型之路也为此步履维艰。
以消费金融为例,平台转型会遇到几个关键难题,一是国内尚不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大数据风控技术的尚不成熟,使得大多数网贷平台在开展消费金融业务时不能有效判断风险。二是,去年以来,资本的大规模进入,让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已是一片红海。新进入平台在资金成本、团队管理、融资效率方面,与成熟网贷平台相比并无优势,想要在此领域分一杯羹也就越来越难。
此外,消费金融对线下场景的依赖,导致网贷平台在开展该业务时,需要组建一支庞大的线下团队,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而由于有小额消费分期需求的用户,大部分并非优质借款人,被动转型的网贷平台,在面对成熟的消费金融公司、大型电商平台等先行者的竞争时,所能争取到的客户不少都是高风险客户。
为了覆盖高昂的运行成本与业务风险,网贷平台对借款人必然收取不低的借款利息,消费金融行业的借款成本普遍在30%以上,这无疑会加大借款人的消费压力,也难以实现消费金融促进消费的初衷。
综上所诉,由于涉及范围广、牵涉投资人众多,再次呼吁监管部门在制定网贷行业监管政策应慎之又慎,切忌一刀切。作为一个从业者,也希望金融监管部门能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等大额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在明确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有效补充的同时,也通过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倒逼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转变思路,服务小微,从而从根本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