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 07-20 履约担保平台爆雷保险公司会兜底吗?
- 07-20 团贷网维权:催收现状与诉求
- 07-20 【鹰眼看网贷】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 07-20 参与“金融互助”组织的投资者是否受法律保护?
- 07-20 美国歌手diss姚明的真相是什么?diss姚明的美国歌手叫
- 07-20 最新 | 礼德财富以涉嫌集资诈骗正式立案
- 07-20 互联网金融变革下 如何重新定义P2P?
- 07-20 奔驰维权事件另类视角: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费溯源
- 07-20 微贷网即将上市,但暴力催收问题影响股价
- 07-20 银发族,小心新一波"理财销售战"?
热门文章
- 09-05 原创|现金贷江湖,“谁”套路了“谁”?
- 09-25 2017新金融:阶级阵营、上市潮起与套利终结
- 12-09 团贷的牛要还钱吗?不要轻视了资产的流动性!
- 10-17 买保险不是为保障?而是为了……
- 05-08 “以租代购”真的能拯救车贷平台吗?
- 06-30 内容Go high,成本Go low,搜狐视频回归商业本质
- 06-19 深度|信用卡发卡量、坏账齐飙升,套现真的是一个没有受害者的产
- 01-05 如果P2P的兑付方案,由你投票决定,你会投吗?
- 07-30 67家P2P平台3月数据分析:5家连续3个月净流入,3家逾期有较大增
- 04-10 上海造艺关联40余家现金贷平台,靠无故扣款联合收割900多万用户
P2P繁荣的原因和挑战
2014年,中国P2P交易规模达到了惊人的2528亿元人民币,同期英、美两国分别为153和366亿元人民币。这个说法可能还不够直观,反映在环状图上似乎更有说服力,按交易量计算,中国份额几乎占据了整个环,而今天,我国网贷行业的总待收就有7000多亿。
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金融后来居上,变得很好很强大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美国同行。为什么美国的P2P不像中国这样,好像外来生物入侵一样,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哪都是。
美国银行业有个特点,大银行少,小银行多,垄断现象不严重,竞争比较激烈。最多的时候,美国有18000家银行,2008年以来因为经济不景气,银行数量出现下降,至2013年跌至自193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虽说是最低水平,其加入联邦存款保险体系的商业银行也有将近7000家,且超过75%的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个人借贷者服务,同期中国有832家,可以为中小企业或个人借贷者服务的银行少之又少。这一特点是由其防范垄断的金融政策造成的,
今年三月凤姐在微博晒信用卡公司推销单,说美国第一资本银行写信给她,想要给自己发信用卡,而且还有15个月的0费率优惠。凤姐的情况大家可能比较清楚,大专毕业,在国内时做家乐福收银员,去了美国没有绿卡,靠打黑工给别人美甲赚钱,在国人眼中应该会被划分到“屌丝”行列,在中国恐怕很难获得追发信用卡的待遇。但在美国就不一样了,银行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国内大银行看不上的“苍蝇肉”都会有专门的银行来做,且借贷成本低,促销力度大。另外,他们对不同职业人群的收入判定也会非常的细化、专业,准确性非常高,不会因为某一群体的社会地位而误判其收入水平,所以即便是凤姐这样的非法移民也可以获得比较轻易地从银行借到钱。
美国完善、分散的传统金融体系压缩了网络借贷的发展空间, 所以网贷没有没有呈现爆发之势,许多网络借款人从P2P借钱的目的是偿还信用卡账单,弥补传统金融那里的亏空,从需求上说是少数,想壮大比较难。
国内的情况就不同了,我国实行金融抑制政策,对金融体系的干预过多,人为造成了大银行垄断。标准普尔今年上半年公布的全球银行资产排名显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占据前四席,与我国经济在全球的地位并不相符,反映国内金融政策对大型国有银行垄断地位的推动作用。
再加上国内产业政策风行,中小企业很难以用合理的成本借到钱,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个人更是无法获得充分信贷,借贷市场资金供给缺口非常大,这种现状催生了各种各样的民间借贷形式,不见阳光,不被监管,利率畸高,尤以温州为盛,我们把这些游离在监管视线之外的借贷形式称为影子银行,其规模大小反映了借贷的难易程度,按照张曙光的说法,中国影子银行的社会融资比重占GDP的35%,普通人的贷款难度可见一斑。
当P2P被引入国内,借款利率一下子从地下民间借贷的百分之一两百下降到百分之五六十,借款人当然蜂拥而至,在强大的需求侧加持下,网贷行业的快速发展就不足为奇了。
是垄断、大而不强、不能惠泽大众的传统金融为网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不是网贷太狡猾,而是传统金融不给力。
除了传统金融对中小企业、个人借贷者支持不足以外,初期监管缺位也是网贷行业野蛮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7年拍拍贷、宜信的先后上线确立了中国网贷的元年,直到8年后,也就是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监管层才出台了网贷监管细则的征求意见稿,彼时,3657家网贷平台林立。有人戏谑评价2016年之前的网贷监管,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概括说来就是三无式监管。大洋彼岸,2007年夏季成立的LendingClub在2008年便开始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前后不到一年时间。
很难说这种监管缺失是好是坏,一方面它是促成了网贷繁荣的功臣,另一方面,他又是诸多平台跑路的罪首。
时间到了2016年,网贷暂行办法落地,随着合规进程的推进,曾经甚嚣尘上的种种标签可能只会存在于故纸堆里,这不仅包括“银行存管平台”,还包括“国资系”、“上市系”、“风投系”、“银行系”等一众妖魔鬼怪。
真正有风控内功的平台才会得到琼林宴上的一角席次,风控是当下网贷行业的潜在挑战。
风控的核心是信用状况评估,我们没有积累起足够的数据来支撑一个中国版本的FICO,再高超的分析办法也不能凭空而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信用信息缺失的环境里,负责任一些的平台会对借款人进行线下审查,不负责任的直接完全线上,我疑心的是,他们的数据足够吗?
从长期来看,哪家平台能够准确、低成本的获取借款人数据,哪家平台就可以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竞逐中走向舞台的中央,分析手段并不是关键,数据才是。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或腾讯可能会比现在显赫一时的网贷公司走的更远。
在信用数据体系足够强大之前,网贷行业还不得不严肃地面对一个问题——担保,借款人不还钱了怎么办,你不要拿监管当挡箭牌,没有比市场更强大的力量,现阶段人民群众需要它,它必须存在。问题是,何种担保模式才能在个体安全和系统性风险之间取得平衡,无论是第三方担保、风险准备金还是什么其他模式,若要保障有力,还需要业界仁人继续探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