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那些年判90%P2P“死刑”的人说对了吗?

那些年判90%P2P“死刑”的人说对了吗?

点击: 时间:2018-12-05

2014年的时候,P2P还没像今天这么火,拍拍贷张俊说,我认为90%到95%的P2P公司会死掉,理由是大量P2P在做监管套利,待政策出来,你们就会被淘汰,二是借款人承担的利息太高了,30%甚至40%的借贷成本是没有办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随着竞争的加剧,持续走低的出借利率会把一部分P2P平台逼退。

后来监管政策陆续浮出水面,向上可以追溯到银监会划定的四条红线,坚持中介、禁止担保、禁止资金池、禁止非吸。一位有十来年金融监管和小微信贷经验的专栏作者在面对P2P兴衰存废论战时,写出大作“为什么说99%的P2P平台即将死亡?”,那时候才2014年。

那些年判90%P2P“死刑”的人说对了吗?1

2015年12月,征求意见稿出台,次年8月,监管细则落地,整个行业越来越规范,在走上坡路。但90%的平台即将死亡的论调仍然不绝于耳,某专栏作者反思后得出结论,“未来90%的平台都将会消失,而消失的主力都是居于中游的平台”。

那些年判90%P2P“死刑”的人说对了吗?2

那些年判90%P2P“死刑”的人说对了吗?3

1、究竟有多少平台离开了这个行业

事实上,主宰行业命运沉浮的不是左右逢源的道德判断,而是可以被验证的事实。现在已经是2017年中旬,整个行业积累了可观的数据,我们利用某第三方收录的5579家平台信息,来看看这个行业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非要在死亡中迎接新生。

张俊说出“未来一到两年, 90%-95%的P2P公司会死”的时间是2014年7月23日,那时他正在接受某媒体专访,现在一两年早就过去了,那些被下“诅咒”的平台活得还好吗?

答案是没那么糟糕,根据某第三方收录的数据,那个时间点,全国现存平台数量是1240家,两年后的2016年7月24日,也就是“未来一两年”的最后截止时间,这1240家平台还剩下624家,淘汰率49.6%,并没有出现张俊设想的绝大部分平台死掉的现象。

我们甚至可以把时间放长一些,截至2017年5月23日,监管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出了一轮又一轮,征求意见稿出台已有17个月,监管细则落地已经过去了9个月,张俊预言的到期时间过去了10个月,即使是行业负面不断,这1240家平台中还有463家正常运营,淘汰率62.6%。仍然没有达到张俊的期许,与某经验丰富的专栏作者给出的99%相比,也仍然还有一段很不平凡的路要走。

2014.7.23当日1240家存量平台随时间凋零的图线如下:


那些年判90%P2P“死刑”的人说对了吗?4

第二个时间点去年8月24日,那一天网贷监管暂行办法落地,彼时有平台2543家,截至今年5月24日,9个月过去了,这2543家平台里有1755家活了下来,淘汰率30.9%,状图显示的数据是这2543家平台逐月的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稳的态势。

那些年判90%P2P“死刑”的人说对了吗?5

上面的两张图并没有算上新进入的平台,如果算上这些,从去年8月到今年5月,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只减少了27.9%。如果只统计不以诈骗为目的的平台的话,这个数字会更小。做个粗略筛选,5579家平台里,运营3个月不到就异常的平台731家,运营180天不到就异常的平台1204家,如果把这些平台当做以诈骗为目的的平台筛选出去,平台的淘汰率还会进一步下降。

那些年判90%P2P“死刑”的人说对了吗?6

2、为什么他们的判断是错的

虽然这个行业正在经历痛苦蜕变,但还没有到风声鹤唳的地步。当然,这阻止不了“90%平台将死论”的炮制者们自圆其说,因为他们很聪明地没有给死亡事件加上期限,究竟是多长时间达到90%甚至99%的淘汰率?他们没有讲。凯恩斯说,从长远看,我们都会死去。所以他们的预测不可能错,还没有死到90%是因为时间不够长,只要时间够,整个行业消失也是可以想象的呀,但是,一个永远正确的预测没有任何意义。

未来12个月淘汰速度将会进一步下降,留存平台数量趋于稳定,不会低于1000家,这种预测才是可证伪、有意义的。

合规难度是他们看衰P2P的重要理由。

也确实如此,就拿资金池来讲,在银行存管概念普及之前,除了拍拍贷等屈指可数的几家平台以外,几乎所有平台都不可避免地设立了资金池,张俊在2014年说,至少90%的平台踩了红线,监管会淘汰掉这些平台里的绝大部分。有一点我们得分辨清楚,设立资金池和挪用投资人资金、搞旁氏骗局是两回事,不存在必然关系。2016年年尾,2100多家平台里,上了存管的平台还不超过100家,对于那些没有存管的平台,只要存在充值后没投标或者回款不提现也不续投的行为,钱肯定在平台账上,这就叫资金池。这种安排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融资效率,为自动投标打下基础,还是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免去投资人频繁充值的麻烦,它固然为平台挪用投资人资金提供了便利,但并不必然导致这种事情发生,而且这也是当时恶劣存管环境下的唯一出路,从当下的监管政策上看,只要是业务真实,没向资金池里伸过手,就不会有合规障碍。并且在监管部门的鼓励下,银行的姿态越来越低,未来几个月,签约或上线资金存管系统的平台会越来越多,资金池将会成为行业的历史。此外,风险备用金违规担保的问题也得到了比较妥善的解决,有意思的是,当初批评该制度的拍拍贷也上线了赔标。

深为看衰人士诟病的还有大标问题,但真有哪家平台蠢到顶风作案,走上一条必死之路吗?至少现在还没有听说过。暂行办法出台前的大标不会拖累平台,因为监管不会朔及既往,暂行办法出台后即便有超额标,也不会被立即取缔,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就好了。办法有很多,可以和借款人商量提前还款,或者把一笔钱分开借,比如40万的借款需求,可以要求夫妇二人各借20万,这就可以达到合规要求。监管部门也不会因为平台触碰限额条款就一棒子打死,按照通知书整改,就还是好同志。

前段时间东莞向辖区内19家网贷平台发放了16张入场券(整改通知书),没有哪家因为大标的问题而被取缔,下面是某平台收到的整改通知书,提及了大标整改问题,此举表明平台不会死于大标。

那些年判90%P2P“死刑”的人说对了吗?7

另一个看衰P2P的理由是,国内P2P违背了P2P的初衷,资产端的活动被挪到了线下,不仅效率低,还抬升了借款人的借款成本,无法为客户创造价值。

P2P原教旨主义者的观点无疑是政治正确的,但却对市场价格的决定力量一无所知。现状是几乎所有平台,无论大小,都不具备搜集、处理及分析大数据的能力,借款人线上申请,风控模型实时分析并最终完成授信这一故事的关键不是风控模型,而是借款人数据。我国没有一个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价系统,缺乏FICO这样有力的信用评价工具,所以肇始于英国的纯线上网络借贷模式在中国发生了异变,资产端必须要有线下的协助,这包括整个贷前、贷中、贷后管理过程。并不是否认大数据的作用,而且大多数平台也在使用各种第三方数据库提供的信息,只是说单纯依靠大数据固然可以提升效率,但不切合大部分网贷平台的实际。

为什么不切合实际呢?且不说小平台,你随便搜索下利用400个维度评测借款人信用的某巨头,看看投资人是不是对大面积逾期及羸弱的贷后催收怨声载道。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这个行业绝大部分平台的资产端都离不开线下支持,那这个行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究竟是由一家纯线上平台决定的,还是由占了这个行业绝对份额的剩余平台决定的?再简单不过了,马克思明确表示是后者。所以,在征信这种基础设施可以发挥作用之前,几乎不会有平台会因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风控模式而被市场淘汰。

而在基础设施完善之后,提供征信数据的公司只会比现在多,不会比现在少,会和现在的银行资金存管一样,先发优势并不明显。

甚至P2P没有创新,找不到与传统金融战斗的先进武器也成了P2P死亡率99%的理由。

P2P自诞生到现在,从来都没有想着和银行抢食,他们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即便是后来各银行推出了普惠金融产品,他们所说的普惠与P2P的普惠也不是一个意思,前者的门槛比P2P高得多。此外,该作者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化的意义,它远不止与把民间借贷搬到线上这么简单,它把100%以上的民间借贷利率降到了30%至40%,它推动了借贷关系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它引发了国内征信行业的启蒙运动,促进了贷后管理系统的长足进步,单纯地把这种变化理解为把民间借贷搬到线上,这种人对蒸汽机的理解极限大概是“无非把牛马换成了拖拉机”,完全没有意识到人类解封了历时亿万年而形成的能源宝库。

P2P远没到行将就木之时,看衰者无非是两种人,第一种,笔下所写的不是心中所想,无非是想立异求高,逆情干誉的标题党,第二就是张俊这种,他说的当然是真心话,作为从业者,他自然希望竞争对手全都去死。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