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智能投顾也“出海”,中资企业扎堆新加坡

智能投顾也“出海”,中资企业扎堆新加坡

点击: 时间:2019-01-31

从基础设施的支付,到资产端的信贷,再到资金端的财富管理,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出海”的业务范畴正在逐渐扩展。

如果说支付和信贷的主战场遍及东南亚,那么在财富管理方面,大家则把目光一致投向了新加坡。

近日,品钛PINTEC宣布正式与香港富卫集团(FWD)达成合作,二者合资在新加坡成立一家金融科技公司PIVOT,面向东南亚地区推广数字化财富管理及智能投顾技术服务。

无独有偶,数月之前,今年7月17日,中国平安在新加坡宣布,集团旗下陆金所的国际业务平台,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新加坡)有限公司(简称“陆国际”)已经获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批准的 “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并在新加坡开业。

而在更早之前,2016年5月,宜信财富旗下宜信财富管理(新加坡)有限公司也成功申请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颁发的资产管理全牌照,目标是为高净值的华人群体提供全球资产配置服务。

为什么是新加坡

1、 辐射东南亚的亚太金融中心

作为亚太金融中心,新加坡向来是美国、欧洲与日本公司设立亚洲总部的首选地点。也是东南亚的财富管理中心,“几乎东南亚的有钱人都会在新加坡开设一个账户。” PINTEC璇玑CEO郑毓栋谈及为何要把“出海”第一站放在新加坡时说到。

根据研究机构Wealth-X的数据,尽管新加坡本土的亿万富翁数量不敌香港,但在这个国家既没有遗产税,也没有资本利得税,税制简单,且投资换居留权的门槛较瑞士低很多,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流动富豪”(一半时间在国外度过的富豪)。

英国研究机构“财富洞察”(Wealth Insight)的一份报告称,从管理的资产规模计算,到2020年,新加坡将取代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财富中心。这为那些试图从事财富管理、智能投顾的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混业监管适合智能投顾发展

在谈及金融科技公司“出海”时候,适应当地的监管环境被视为最大的挑战之一。而就新加坡来说,它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和法律制度,以及近年来对于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都遥遥领先于亚洲其它国家。

新加坡金管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简称MAS)对新加坡所有金融机构和持有资金市场服务执照的公司履行管理职能,除了涵盖目前中国“一行三会”所监管对象范围的总和之外,还包括对财富管理、信用评级等准金融类机构的管理。

由于财富管理涉及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混业监管的金融制度显然更利于智能投顾的发展。反观,这也是智能投顾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国的投顾牌照尚未放开,并且投顾与资管两块业务牌照是分开管理,适用于不同的法律法规。再来,我国资管行业的监管主体(券商、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不同,它们在市场准入、投资范围、业务规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

3. 监管创新支持金融科技(已发三张智能投顾牌照)

除了金融监管制度较为完备和成熟外,近年来,新加坡为了巩固自己在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地位,对于快速崛起的新金融机构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它也是亚洲地区最早引入沙盒监管的国家,以此扶持金融科技新业务的落地。

沙盒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在限定的业务范围内,简化市场准入标准与门槛,在确保投资者权益的前提下,允许机构将各种金融科技创新业务迅速落地,随后监管部门根据这些业务的运营情况,决定是否推广。

就智能投顾方面,MAS也在今年4月率先给当地的智能投顾StashAway发放了“零售基金管理”资本市场服务许可证,后续还有另外两家新加坡本土的创业公司也获得这张“智能投顾”牌照。

在让一些机构先试先行的同时,MAS也在完善智能投顾的监管制度。

今年6月,MAS公布了一份公众咨询文件,内容包括一系列提供智能投顾服务的公司所要遵循的咨询服务许可和商业行为。

根据该文件,MAS建议放宽某些条例,比如参照证券及期货法(SFA)的基金经理型智能投顾可以在不满足五年投资记录要求的情况下,向散户提供智能投资顾问服务。

但同时,这些涉足智能投顾业务的公司也需要满足另外的一些条件,比如,只提供简单的产品多元化组合(挂牌基金和股票)、主要管理层人员拥有丰富的基金管理和科技经验、运作一年内对智能投资顾问业务进行独立的审计。

至于智能投顾中的财务顾问角色则需要满足财务顾问法案(FAA)的相关要求,如此他们将被允许协助客户执行投资交易,并可以无需获得SFA额外许可证,就可为客户重新规划投资组合方案。

除此之外,MAS还提出,智能投顾服务可以豁免于财务顾问法案(FAA)所必须的客户财务状况信息调查。不过前提是,他们需要证明他们能够在有限的客户信息中降低提供不当建议的风险。

正是基于前述种种条件,不少金融科技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在新加坡做业务试点,待成熟后再推广到东南亚。尤其,就财富管理行业来说,新加坡的人才也是最为充裕和丰富的。

据了解,由于品钛的模式是与持牌机构合作,并不直接 to C,所以暂时还不涉及到牌照问题。而在品钛之前先行落地新加坡的陆国际(平安陆金所旗下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新加坡)有限公司)则是获得了MAS批准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Capital Market Securities License,简称CMS)

据业内人士介绍,该牌照类似香港市场的9号牌。

第9号牌照为香港证监会发布执行的《证券及期货条例》第9类受规管业务资格牌照,即资产管理牌照、获颁牌照后,公司将有资格为境内外机构提供股票、基金、债权等投资组合管理服务。

为什么是智能投顾

目前国内金融金融科技公司出海主要涉及三大类业务:支付、信贷、财富管理,其实在国内,新金融领域相对成熟和主流的业务也无非是这三类而已。

只不过在这三者中,支付的“出海权”大多掌握在了巨头手里。国内的两大巨头支付宝、微信支付一直是支付出海的绝对主力,在他们雄厚的资本实力、品牌效应和技术输出能力面前,其他创业公司好像很难找到出海的机会。

虽然百度支付与京东支付近年来也在加码海外支付的布局,但是似乎也还没有达到改变格局的程度。因此,更多公司将宝押注在了门槛相对更低的信贷与财富管理业务上。

既然并存就难免会被比较,尤其是对于许多和品钛一样的新金融公司而言,信贷与财富管理兼而有之,到底要选择哪一个先出海?

之前在与郑毓栋交流时,他告诉馨金融,品钛之所以选择让智能投顾先出海,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产品的标准化和可复制性。

“信贷业务是高度差异化的,要兼顾当地人行为习惯、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等等。我们能不能得到当地人的数据、怎么向这些人借贷、怎么催收,甚至还有资金来源怎么解决,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他说。

确实,如果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来看,投资端的所有数据都是公开的,在全球都可以自由获取,即使是只能够在当地投资的产品,交易数据、交易规则也是公开透明的。如果模型有效,财富管理标准化和可复制性要比信贷业务高得多。

“资产配置唯一不能够标准化的就是当地的监管,投资者适当性等要求,但是通过在新加坡成立PIVOT,并与持牌机构合作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郑毓栋表示,后续PIVOT也不排除会去获取智能投顾的相关牌照。

这里小小八卦一句,与品钛合作成立PIVOT的富卫集团(FWD)前身是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UP)的保险板块,ING GROUP大家也并不陌生,2013年与北京银行合作推出国内第一家直销银行的ING集团就是他们了。

2009年,在欧盟的推动下,该集团拆分出售旗下约200亿美元的保险业务,而最终接手的正是香港的“小超人”、李嘉诚次子——李泽楷。

2013年,李泽楷用160多亿港币、24倍市盈率收购了ING集团香港、澳门以及泰国的业务,并改名为FWD富卫人寿。随后,又在四年里将业务拓展到全球八个国家,成为了如今的富卫集团。

说回正题,品钛选择智能投顾业务先出海必然有充足的理由,可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用。从一个更通用的逻辑出发,出海做什么,还是要先看需求,服务哪类人群,需求现状是什么样子,是否存在供需的不平衡而产生机会点。

预鉴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栋认为,以国内金融科技发展路径为例,第一阶段底层基础设施的完善(支付为主要领域)、第二阶段资金端的创新(宝宝类、财务管理、各类资产的互联网化渠道化)、资产端(有场景、无场景、信用、抵押、大额小额等)。

“中国的发展路径完全符合国情,消费电商带动支付,中国人天然的存钱习惯拉动资金端、进而信贷端的需求和供给差距带动资产端发展。而从东南亚市场的情况来看,金融基础设施的建立比如支付,肯定是毋庸置疑的第一阶段,但接下来是先资金端还是先资产端还是要看需求和国情。”他表示。

张栋以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为例,当地总人口规模达到2.6亿,平均工资1000-2000,银行存款利率高达6-8%。在实地调查过之后他发现,印尼大众的工资基本都用于日常消费,理财需求并不旺盛,相反民间借贷却非常常见,甚至信贷需求比国内还要强烈,而这也是许多创业者和投资人更根本的出发点。

对于公司而言,出海到另一个国家,开展业务就完全是另一套逻辑。眼下新金融出海成为一个新趋势,可是到底要不要出海、出海到哪里、出海做什么,每一个问题都将延展出无数个选择题,而每一个问题似乎也都没有确定的答案。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