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融城网 > 在线贷款 > 网贷资讯 > 你投的平台能否备案,核对下这4点就知道了

你投的平台能否备案,核对下这4点就知道了

点击: 时间:2018-11-13

备案面前不恐慌,必须懂得这些关键点1

P2P备案进入了最后3个月,百米冲刺。

也是百感交集的一百来天。

2年了,是时候该有一个了解了。

作为投资人,我们最关心的当然是:我投资的平台能过备案吗?

某某某平台,能过备案吗,怎么样?

这样的留言,叔的后台一抓一大把。

在这里向很多投友做一个真挚道歉:

很多平台其实叔也第一次听说,或者还没来得及做深度调研。

所以,就没回答。

网叔一直的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更愿意给大家分享方法,而不是简单的答案。

而对于投资本身,一个人所能跟进管理的平台也是非常有限,所以能照顾的也就不多。

还请大家理解。

今天,关于备案的重点,叔再跟大家讲讲。

1、如何看待平台不承认自己是P2P

最近,网叔反复强调,大家要着重注意一些理财平台不承认自己是P2P。

目前,它们主要的托词是“定向委托”,目的是回避P2P大额标的监管。

定向委托合法吗?

就目前来看,还没有任何法律法规禁止非持牌机构和自然人从事定向委托项业务。换句话讲,只要他们跟客户签署的合同,在符合《合同法》情况下,就是合法有效的。

有一句话讲的好,法不禁止即可为。

但这种模式,在互联网上操作,逻辑几乎跟P2P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某种意义讲,这跟去年很多P2P平台借道金交所一样,属于监管面前耍机灵。

所以很有可能监管会出补充条例给“补充”了。

唯一比较乐观的是,一般玩定向委托的平台都有点财大气粗。

而监管层一般来讲,也会尽量人文关怀。

在车上兄弟,赌这两点吧。

2、承认是P2P的,主要抓哪几点?

(1)有没有背景实力

首先看显性成本:存管成本,至少50万。

三级等保,50万。

律所和快所,至少80万。

一叠加,就是近200万。而且是按年收费。

除非之外,还有各种隐性成本……

比如,涉及存管,技术团队就要升级。一升级,也有百来万。

网叔预估,整个合规,没有400—500万根本拿不下来。要过备案,没点钱是真不行。

再次,江湖已经有很多传言,某些地方金融办非常不待见小平台。认为实力差,抗风险能力弱,迟早惹事。直接要求清盘。

现实就是弱肉强食。没背景,没财力实力。就是砧板上的肉。

(2)业务合规

业务合规看起来很简单:个人业务不能超过20万,企业业务不能超过100万。

但实际坑很深。

这么一来,首先是大额业务要清盘。其次是要迅速开发小额业务。

大额业务直接清盘,最大的挑战就是原来逾期了可以续借。现在逾期了,要清盘,大笔的钱谁来垫?

在大额上一直强度透明的红岭创投,明面都出现了几十亿坏账,同时老周还一直对外说,未来有巨大的流动性压力。

而流动性压力,主要是刚兑之下,逾期借款到期之后谁来给投资人钱。

所以长期做大额借款的平台,在监管面前的煎熬可想而知。

能想象的出路,可能就是用私募装大额资产,然后替换成小额。接盘侠是私募的钱……只是,私募的投资人难道是傻子?

继续讲开发小额业务。众所周知,2017年有一波现金贷。为什么突然火了?其实是被监管逼的。监管说,大家不能做大额业务啊。

怎么办?就学着支付宝借呗网上放款啊,一放就放出了个现金贷市场……

再然后,什么裸共借泛滥,就给国家禁了。

回头看,对P2P平台来讲可以做的小额业务少之又少。能成大规模的,也就是车贷(包括以租代购)、小额信贷等为数不多的业务。

群雄逐鹿,必然是红海与血腥抢夺。

所以,业务抓2点:谨慎对待原先大额标平台,密切紧盯自己投资平台的业务合规进程。

(3)银行存管

过去,关于备案,大家热炒ICP证和银行存管。

实际,ICP证一般来讲是备案审核通过之后才办的。现在大家不需要特别在意。

至于银行存管,实际门槛也没想象那么高。

网叔观察,除了四五流根本没听过的P2P平台,一般想上银行存管,都上了。

当然,关于银行存管,并不是不需要关心:主要它特别折腾人。

网叔了解,很多平台来来回回签了好几个银行存管。

什么某些地区突然要求属地化了(上海、深圳、福建、浙江)。

什么突然对于银行存管的银行(通过测评)有要求啦。

一切的折腾,都是费用。小平台来回几次,就内出血了。

银行存管,大家核心抓住按要求,及时上。

(4)信息披露与平台原罪

信息披露零零碎碎很多。

实际上,信息披露不难。

难的是,如果你原来有问题,真披露的话一下子就被扒光了。

结果会很可怕:比如你会看到某些平台,待收1个亿,实际只有6000万资产,亏空了4000万。

众所周知,很多P2P平台都有原罪。即存在自融、发假标借旧还新等现象。这些,才是真正考验的。

现在,离备案越来越近,有问题的平台在信息披露面前该怎么办?

想想也会有点后怕。

所以,大家还需尽量远离信息披露模糊,不积极的,特别是致命负面被证实的平台。

(5)监管机构也希望少一事不如多一事

有人说,监管导致爆雷,是监管的不作为、作恶。

事实是,如果不监管,爆雷、作恶的平台会更多。

网叔了解下来,很多地方金融办在拼命帮助一些小平台、问题平台安全清退。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寻找下家,要求合规没问题,有实力的大平台吞并小平台替政府“减负”。

当然了,监管也势必会逼跑一些平台。甚至可以说,现在很多平台跑路,跟监管的截止日期日趋临近有重要关联。

最后,归纳一下哪些平台最容易通过备案:

1、没有疑似"胡作非为"的历史。

2、一直以小额业务为主。

3、态度积极,所有的备案要求都在迅猛推进。

4、有一定背景实力。

网叔想强调一点,投资人要学会对自己的钱负责。监管日趋临近当前,如果还迷迷糊糊盲目逐利而不审视自己投资平台的现状的:该清醒!

最起码,按照网叔上面说的自查投资的平台:

认认真真地过一遍,

认认真真地过一遍。

认认真真地过一遍。

重要的话说三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