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融城网 > 在线贷款 > 网贷资讯 > 新浪领投品钛 金融科技2B服务“风来了”

新浪领投品钛 金融科技2B服务“风来了”

点击: 时间:2019-04-15

今日,金融科技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品钛(下称,品钛)宣布完成总计约1亿美元的系列融资,投资方包括新浪、曼图资本(Mandra Capital)、STI Financial Group、顺为资本、熙金资本等。

公开信息显示,品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打造了“读秒”智能信贷引擎和“璇玑”智能投顾引擎,在此基础之上,为机构客户提供包括消费场景分期、个人信贷、小微企业信贷、财富管理和保险经纪等各种智能解决方案。

今年的4月16日,品钛曾与新加坡第二大商业银行大华银行成立合资公司AVATEC(华钛科技),其核心业务是为东南亚的金融企业和商业机构提供智能信贷的赋能服务。

而更早之前的2017年10月,品钛还曾与香港富卫集团(FWD)达成合作,二者合资在新加坡成立一家金融科技公司PIVOT,面向东南亚地区推广数字化财富管理及智能投顾技术服务。

1、强监管下的新格局:流量、服务、资金再分工

据了解,此次新浪入局品钛不只是资本层面的合作,双方将在流量、数据、产品等多方面展开合作。

除了BAT等互联网巨头之外,新浪,尤其是微博也是眼下最重要的大流量平台之一。根据最新的数据,仅新浪微博的月活用户就达4.11亿,日活用户1.84亿,在线上流量红利日益消逝的当下,它所潜藏的价值不言而喻。

毕竟,对于提供金融科技服务企业来说,一头连接线上场景、一头连接金融机构,流量的质量和成本都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不仅是前期打磨风控模型的关键,也是最终信贷质量的重要保证。

事实上,新浪此前也在新金融领域有过尝试。2013年,基于新浪支付微钱包账户的理财产品平台新浪微财富上线。但一年之后,这种渠道合作为主的理财超市模式便暴露出弊端,即对于底层资产质量难以把控,踩雷问题平台中汇在线。

如果放回当时的背景之下,流量平台自己主导并介入到金融服务当中是一个主流的选择,一方面因为当时金融机构对于金融科技公司以及相关的业务模式仍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专门提供相关技术服务支持的第三方企业还尚未成熟。

而后几年,新金融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壮大,市场和监管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尤其,去年下半年以来,不管是P2P备案还是网络小贷新规,不管是波及金融全行业的资管新规还是金控集团监管消息的传出,这些都对新金融的行业发展和市场格局带来的巨大的改变。

在强监管的大环境下,流量、技术服务、资金三方分工协作成为必然的趋势。包括滴滴、美团等新一代超级平台在介入金融产品和服务上也都选择了合作模式而非自己主导,例如,滴滴与新网银行合作的滴水贷。

去年8月,新浪曾宣布成立一只名为“Online Finance Fund”的投资基金,当时,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就表示,该基金将帮助新浪将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初创公司以及银行或保险领域更加成熟的公司达成紧密合作、产生协同效应。

在宣布投资品钛当日,曹国伟表示,尽管面临各种挑战,金融科技依然是中国市场上有重大机遇的行业之一。随着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智能化转型,面向B端的科技服务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公开信息显示,截止2017年底,品钛已为超过200家机构提供服务,合作方包括新网银行、江西银行、哈尔滨银行、晋中银行、兴业消费金融、民生证券、云南信托、上投摩根等金融机构,以及中国电信翼支付、去哪儿、携程、唯品会、珍品网、收钱吧等商业机构。

2、金融企业服务2.0:从技术买卖到业务流重构

伴随着新格局的出现,为流量端和资金端提供技术服务的第三方机构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事实上,企业服务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金融领域,大量的IT系统和技术服务都采用的外包形式。

“早期的外包服务就好比修路修到了家门口,但现在我们需要把路修到厨房、修到卧室。”PINTEC集团CEO魏伟解释到,过去IT企业在研发完一个产品成后交付给金融企业即可,但现在产品出来后如何落地、如何运营可能所面对的挑战更大。

以信贷风控产品为例,在魏伟看来,前几年市场上也有不少可对外输出的风控决策模型,但那只是从局部的提升了风险判断的效率或能力。而一个完整的信贷解决方案可能需要从获客到贷后完全打通,“端对端”的解决问题。

“对于中小金融机构来说,不仅仅是需要一个大数据引擎,更需要合作伙伴对互联网用户、渠道和产品运营的深刻了解,通过技术手段帮助机构重构业务流。”魏伟称。

在他看来,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本质,就是消化业务的复杂性。如果能将复杂度越多地消化在解决方案里面,越能提升合作方运营的效率,产品竞争力也就越强。而品钛所追求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是类似手机里的嵌入式芯片。

而来自于众多长尾流量和场景入口的客户、数据,在解决方案里被标准化和规模化,最后被引导到金融机构里去。

这意味着不仅要掌握科技能力,理解金融业务,还要将这种能力和理解融合并应用于互联网的生态中。而这也是眼下,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所面临的机遇亦是挑战。如果说金融外包1.0是IT系统的外包,那2.0就是技术+业务的深度合作。

事实上,新金融领域这股“企业服务”的风潮早已出现。去年以来,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巨头更是先后宣布全面开放自己的科技能力,与金融机构有了更全面和深度的合作。

以5月18日刚刚宣布开放给金融机构的消费信贷产品花呗为例,这也是蚂蚁金服继财富号、车险分、“定损宝”、余额宝等之后,又一个向金融机构开放的技术能力和产品。

按照官方的介绍,这并非简单的业务导流,而是从场景、流量、用户到数据、风控、贷后等全流程的合作。但根据不同的机构,以及不同的需求,具体合作的方式和内容会有不同。

而最近,京东金融也传出进行了内部架构的重组,分为2C服务和2B服务两大条线。而从收入上来看,未来更是要全面从赚2C的钱,逐步转为赚2B的钱,即通过服务金融机构产生的服务型收入,而非拥有资产所获得的收益。

当然,要走通2B的商业模式并非易事,一方面2B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相当长的打磨期,至少要经历一定周期和规模的验证。另一方面这是与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2C为主的模式截然不同发展路径和盈利模式,市场各方都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