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xm > 借钱中心 > 网贷攻略 > P2P极夜

P2P极夜

点击: 时间:2019-01-23

“一场极夜。”

我的前同事董云峰这样形容P2P整改。真是一针见血。

也许曾有人觉得整改是监管“走帮服”,是送温暖。但现在看来,整改似乎是一场持续加码的围猎战。不断拖延的网贷备案,还让一切看不到尽头。

“愉见财经”想讨论的,并不是唐小僧、联璧金融、意隆财富这些明显类骗局的平台,而是那些老实做着风控、老实做着平台的人,他们该怎么办?(或者,他们存在吗?)

现在的情况是,他们也被要求缩量(至少是口头指导规模不允许增长),被拖延“洗白”,并被不断施以新的合规要求,左整右整成本上升。

而一切转换到最初,将P2P平台定位为“信息中介”,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可能做得下去的模式。“信息中介”只是直接否决P2P的金融属性,卸了监管自己的担子。

除非一早,监管就有罪推定了整个P2P模式,但又不能赶尽杀绝酿成硬着陆,于是就采用了“拖字诀”——拖到整体规模慢慢缩小,拖到那些必须要爆的雷有序地一个一个爆出来,而不是在两年前集体爆破。

根据网贷之家数据,6月底还能正常运营的网贷平台还剩1842家,相比5月底再减少30家。对比最高峰时行业曾有超过6000家平台,数据显示,累计停业(或爆雷)平台已经超过4200家。

目前的生还率30%。这个数字还在不停递减。

所以有必要分类讨论:

如果这个行业曾经真的“八九成是骗子”,那被挤压到今天,监管靠“拖”产生的“收缩”,这招“软着陆”事后来看,愉记个人觉得反而挺妙。

如果这个行业真像曾经各方都表态过的,有相当一批真想解决长尾融资问题的人、想靠技术和模式更多实现信息对称的人的话,那这些“好平台”,很可能是悲惨的牺牲者:最初的违规疯狂圈钱里没有他们,最后的整改极夜里他们也会被耗死。

下面推荐“新金融琅琊榜”的一篇《P2P必须死:无限整改,十面埋伏》(文章略有调整)。可能从定调结论的“必须死”来说,此文稍显悲观和绝对了,但其中“金融体系的BUG”、“荒谬的信息中介定位”、“政策骑虎难下”三点,还是相当精彩。

两年前,在网贷监管暂行办法出台的时候,P2P平台高管们纷纷表态拥戴,以为黎明将至,殊不知,这不过漫漫黑夜之前的黄昏。

现在来看,这是一场极夜。

很显然,P2P行业对整改的预期,都太乐观了;更确切地说,出现了彻头彻尾的误判。

一句话概括:整改不是监管“走帮服”,更不是送温暖,整改是一场持续加码的围猎战。

整改的真实目的越来越明朗,那就是残酷的去产能:等P2P快死绝了,整改就结束了。

最终活下来的,数量一定很少。

最近还有消息说,P2P备案会在三年内完成。

呵呵,估计那时候,大部分平台都化成灰了。

P2P,金融体系大bug

目前,国内共有4000家左右的银行机构,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个人金融业务的,也就是四大行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农信社、村镇银行们,都有着严格的跨区域经营限制。

无论保险公司还是证券公司,进入新的地区开展业务,都要经过监管部门的审批,实际门槛都不低,还有着繁琐的审批程序,除非你是安邦那种妖魔鬼怪。

可是呢,数千家P2P平台,以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名义,从一开始就在全国范围内展业。

它们拿着工商牌照,干着金融的事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任何监管,称得上无法无天。

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之下,由于互联网的天然涉众性,P2P们依然可以全国展业。

凭什么?这本来就不正常。

泱泱大国,不能允许这么大的bug存在,何况还是上千家。

要不然,你让四大行以及一堆金融央企情何以堪?这么稀罕的金融牌照,岂能被一帮草根三两下就颠覆?

换谁都没法忍。

P2P必须成为历史的炮灰

一个行业的命运,也要看历史的进程啊。

多年来,刚性兑付一直是威胁中国金融市场乃至宏观经济安全的心腹大患。

从债市到楼市,从银行理财到各类资管,从国企到地方融资平台,都在刚性兑付的光环之下,肆意加杠杆,不断透支政府信用。

在经济上行期,只要增量足够,可以掩盖很多问题,借新还旧还能玩下去。然而,一切皆有周期,出来混终究要还。

再这么刚兑下去,垮掉的不只是金融体系,而是整个经济。所以,去刚兑是当下金融改革的核心命题。

这些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直伴随着风险事件的发生,算起来为打破刚兑作出了重大贡献。

但这还不够。如果去刚兑是一场革命,就必须流血,流很多血。

只有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才能拯救被刚兑毒害已久的国人。

金融机构的血,国企的血,当然比草根互联网金融的血更金贵。

荒谬的信息中介定位

2016年8月的网贷监管暂行办法,终将被证明是荒谬的。

在美国和英国,对P2P的定位从来就不是我们所说的信息中介,然而前些年从学界到一些监管人士,在认知上偏差严重,普遍缺乏脚踏实地的研究和调研。

将P2P平台定位为信息中介,本来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P2P的资产端主要是中低资质人群及小微企业,风险本来就比较高,纯粹的信息平台担得起信息审核与资信评估的重担吗?

在资金端,你能指望大爷大妈或者普通小白领去理性分析项目风险吗?

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都不敢轻易触碰的业务,让P2P平台以信息中介的角色去搞定,可能吗?

金融征信严重不足,违约救济机制又不成熟,投资者教育一塌糊涂,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作为信息中介的P2P是不存在的,永远不会存在的。

骑虎难下,那就耗着

然而,监管办法已经颁布了,不能说废就废。要知道,银监会(现在的银保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及网信办的负责人都签了字的。

骑虎难下。如果彻底遵照监管办法,P2P平台根本没法生存。但是,就这么就否定掉监管办法,无异于啪啪打脸。

毕竟,在政治问题面前,P2P平台的死活,其实真没那么重要。

这里还有一个变量,就是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以及中央和地方的监管博弈。

2015年7月份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网络借贷业务由银监会负责监管”;2016年4月出台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央行的总体领导地位,并且《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还把P2P的监管责任同时分摊给地方政府。

在强监管的背景之下,防风险比促发展重要的多,因此监管者的风险偏好必然降低。所以地方上谁都不愿意做第一个敞开备案大门的人,银监会或者央行方面亦必然不会轻易表态。

当然,谁也不敢随便下狠手,万一力度失了分寸,带来维稳问题,就是大事。

那就耗着,找各种借口耗着,以避免硬着陆,P2P行业耗损越大,总盘子越小,就越容易处置。

所以当下耗着的状态,符合监管各方的最大利益。不过,对P2P平台来说,就是被架起锅熬着。

以防风险攻坚战的名义

根据去年秋天那场大会的精神,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所谓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非常之时,必有非常之举。

以打好防风险攻坚战的名义,今年以来,公安部、审计署、最高检和市场监管总局纷纷加码这场对互联网金融的围猎战。

4月16日,银监会与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央行共同发布了《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非法催收、校园贷和现金贷等行为。

6月21日,公安部召开2018年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部署推进会,公安部长赵克志称,“要抓好依法打击,紧紧围绕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网络传销、违法交易场所经济犯罪、利用金融机构实施非法集资等突出犯罪……”

6月20日,在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审计署审计长胡泽君在《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互联网金融相关风险:

网络贷款领域风险管控还不到位,抽查在重庆注册的29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中,有12家主要在浙江等地经营,以规避实际经营地区的准入审查,由此导致的网络客户信用识别不精准、非法冒用他人名义借贷等问题较突出;抽查60家“现金贷”机构发现,其中40家无从业资质,有的以学生为主要客户,存在较大隐患。

涉众类金融乱象亟待整治。共发现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重大问题线索40多起……

6月25日,最高检发布《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要排除阻力和干扰,依法严厉惩处擅自设立金融机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网络传销、高利转贷以及‘校园贷’‘套路贷’和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等非法手段催收民间贷款等严重危害金融安全、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

无限整改,十面埋伏

总结一下。

几千家P2P,长时间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干着逾越红线的事情,在事实上成为全国性的理财机构和放贷机构,这本来就不正常。

这些P2P的存在,就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侮辱与讽刺,所以它们必须要死一大片,非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不可。

P2P的流血牺牲,还是推进去刚兑革命的需要。

由于2016年的监管办法出了大乌龙,金融监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态度暧昧,不敢下狠手,更不敢敞开大门,于是通过限制新增及各种紧箍咒,耗死、逼退从业者。

鉴于维稳至上的国情,P2P要死,也不能突然大片大片的暴毙,以免引起社会不稳定,最好是温和地自然消亡,所谓的“软着陆”。

不过,以公安部为代表的外部力量,以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等名义,介入力度不断加大,使得着陆过程变得更加惨烈。

P2P行业,最终陷入了一个无限整改、十面埋伏的境地,等待从业者的则是绝地求生的大逃杀。

这就是活生生的互金去产能。

往好里想,这样一来:不守规矩玩自融、搞诈骗的平台,等着爆雷被抓或者自首去吧;没本事、风控差的平台,以及没实力,耗不起的平台,都洗洗睡,早点撤吧。

《东方华尔街》这段台词送给大家

最终剩下来的都是真正具有核心能力,或者背景强大的平台,没准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除了极少数完成逆袭的草根创业者,其余都是炮灰。


标签: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
外汇天眼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