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 07-20 履约担保平台爆雷保险公司会兜底吗?
- 07-20 团贷网维权:催收现状与诉求
- 07-20 【鹰眼看网贷】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 07-20 参与“金融互助”组织的投资者是否受法律保护?
- 07-20 美国歌手diss姚明的真相是什么?diss姚明的美国歌手叫
- 07-20 最新 | 礼德财富以涉嫌集资诈骗正式立案
- 07-20 互联网金融变革下 如何重新定义P2P?
- 07-20 奔驰维权事件另类视角: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费溯源
- 07-20 微贷网即将上市,但暴力催收问题影响股价
- 07-20 银发族,小心新一波"理财销售战"?
热门文章
- 05-08 利民网黑料少之又少 但董事长曾被列为被执行人
- 06-28 银行员工群发邮件自曝被绿全过程
- 09-14 重视这些典型特征后,网贷投资踩雷的几率将锐减!
- 09-30 2018年都有哪些好的投资机会?
- 10-31 网贷中介教父及其门徒:年入千万却难逃原罪
- 08-02 资本寒冬当道,矿机三巨头IPO之路荆棘满途
- 05-23 平台“截留”回款,是自救还是自杀?
- 02-26 银豆网爱投资事件启示:再看看你投的企业贷
- 10-24 其实,人血馒头有四种吃法
- 05-25 普通家庭千万别买年金险,很亏的!
要不是邻居做风控,我早就雷光了
“小陈啊,上星期让帮我看看的那个平台,你了解得怎么样啦?那个老板会不会跑路啊?稳不稳的啊?我这退休金也放进去了,这些年轻人的玩意你最清楚了,你可要给阿姨好好看看啊”
“哎,想起你小时候的那个小不点的样子可真爱啊,现在长大了也能干!记得要帮我看一下啊!”
“好的,李大妈,我回去给您看看,放心哈!”
这已经是李大妈连续第五天嘱咐我帮她看看平台了,也是继隔壁街陈大妈和对面栋70岁的黄奶奶之后的第三人了。
渐渐发现,这些年P2P或者说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渐渗入了普罗大众的生活里,上到金融从业人员,下到对面退休在家看娃的大妈大叔都能够参与其中。
这也跟互联网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着非常大的关系。
“哎。。。说是年轻人的玩意,我看你们可是乐在其中啊,操作充钱,拿到收益提现的时候可一点不含糊呢。。。现在倒是来标榜成为年轻人的玩意了”
“其实说到底还是希望别人来承担一个选择带来的反噬作用吧。”
我其实是一家P2P平台的风险管理人员,之前是在传统的金融行业里面做风控,后来发现了互联网金融和P2P的前景和成长性,于是毅然跳槽。
而李大妈会找上来,也就是因为之前给过黄奶奶一点建议,让她成功在问题平台下车了。竟然就成为了小区里的投资顾问。
大概是这次雷潮实在是把普通百姓都吓怕了,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随便就投了。
我也很无奈啊,在雷潮之前,大家都觉得自己投的平台没有问题。都喜欢单一维度去判断一个平台能不能投。
有的老人家岁数也有一定了,看到了,某某平台有个国资的背景就想都不想上车。
满脑子就是国家不会骗我钱的,这都有国家作为后台,硬的很,稳!国家不会骗你,但是坏平台会骗你啊!
而有的人平时可能会看一些资讯,但是可惜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拿之前最火的银行存管来说,这个东西在我们看来其实就相当于给金库加一个防盗门,但是真正的小偷会因为多了一个防盗门就无法得手吗?
再说了,还有很多其实是自己就从小金库里面拿钱了,多加10个防盗门都有法子给你整出来。
还有一个人群其实挺无奈的,这些人其实对于行业和平台都有自己的了解,而投资方面更也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很无奈,这次的雷潮照出了行业太多的问题。
连我作为一个从业者,都为很多平台的暴雷感到震惊,看来这下面的水还是比想象的深的多啊。城里人还是套路多。
讲到这里,我还是出于邻里之情,帮李奶奶查了下她投或者准备投的平台是怎么样的。
01
一般来说,我在判断一个平台可投与否之前最看重的一个就是平台的成立时间,2016年8月24日之后的平台一律不投。
这已经是最基本的原则了。虽然目前已经有新的规定出台,而规定貌似没有对于成立时间有一个非常严厉的要求。
但是这个规定当年出台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死规定了,对于那之后还铤而走险的平台,该平台到底是真的很想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还是来圈钱的,这个真的无法判断,既然不知道,那就不投了。
看了下这家平台,嗯,还行。是在2014年成立的,那么就满足第一个条件了,我们继续往下看。
02
在看完成立时间之后,我会利用第三方平台来查平台的背景。
坦白讲,虽然之前关于国资背景暴雷的平台或者利用国资背景进行宣传,随后该背景在平台出事之后甩锅的事情比比皆是。
但是,在目前的国情之下,一个真实的,有效的国资背景,依然是平台的一个加分项,也是一个相对安全的背景。
当然了,前提是,这个国资背景必须是真实且真的有投资的。
进入网页来看,嗯,这个平台果然在首页大肆宣传了自己国资的背景,怪不得李奶奶会这么看重这个平台。
但事实上,从股东结构来看,这个国资背景虽然真实,但是实际占比只有10%,兜底的几率不太高。看来还是要小心一点。
在这里,必须要提一点的,真实国资在投资一个平台的时候,一般都会要求平台定期进行数据汇报。
投出去可是真金白银,对于平台还是有一定知情权的。如果一旦出现了股东减持或者是退股的消息,我们就需要注意了。
虽然不能仅凭这个就判断平台出了啥问题,但是既然出现了这个情况,我们又看不清水底下的情况下,就没必要冒这个险了。
作为一名风控,所有未知的因素,在我看来都是有可疑的。
金融行业里面,风险都是有滞后性的,因此为了将最后的损失降到最低,就应该从一开始就对风险进行把控。
对每一个未知的风险点进行筛选。如果你觉得一个平台有猫腻,同时别人也给不出一个你觉得满意,能够说服你的答案的时候,就不要投了。
不过李奶奶这家平台把,除了有国资的投资还有上市公司的投资,股权结构不复杂,穿透下来也比较透明,看着还行,继续往下看吧。
03
然后在平台的披露数据里面,我注意到了一个逾期率的数据披露。4点多的样子。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平台会真实披露自家的逾期率。
原因有几个:
① 监管对于逾期率的披露没有过多的要求,因此个别平台,可能会自觉地披露,而有些平台则不然。
② 对于P2P平台,每个平台的算法都可能有出入,也就会导致逾期率有所偏差。
③ 过高的逾期率可能会造成投资人的不适
那是不是就没办法了呢?
如果平台是上市公司的话,我们其实可以从他们的财务披露来看到真实逾期率的,这个东西倒是比较直观,不过毕竟只是小数,而且大家也未必会真的去看。
还有一个就是低于3%的,一定是有问题的,因此大家如果看到一个平台的逾期率低于3%的话,就提高点警觉性吧
那么多少的数据是正常的呢?
一般来说平台的逾期率在5%左右是比较正常的了,然后再跟行业对比一下,其实就能知道个大概了。
这个平台嘛,4%虽说肯定有一定水分的了,不过还是可以接受的。
04
看完一些数据之后,就要对平台进行查标了。
随机打开了一个标,看到里面的一些信息。
平台标的信息披露还是比较全面的,由于该平台主要做的是消费金融和企业贷。
借款人和借款企业的收入,领域,用途,还款来源等信息都比较全面,该披露都好像披露了。
但是有一点比较奇怪,借款人明明是个工厂工人,月收入明明达到了3万,但是却要向平台借5万,还是一个12月的标
有那么急着花钱吗?
再看一个企业标,注册资本仅为50万,成立了1年,号称年收入过百万,但是却要向平台借20万。
都已经这么厉害了,注册资本却这么少,还要向网贷平台借钱?
当然了,我无法单凭这些个异常就断定平台发假标,而就算问客服,也无法解释这里面的缘由。
但是出于常年对于不合理的地方的敏感,我还是把这个列为疑点,同时对这个平台的可投性打了一定的折扣。
05
最后,作为一个风控有些东西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的。
所谓术业有专攻,每个业务都有着其特殊性,车贷跟消费贷的风控模型肯定是不一样的。
因此,如果一个平台的业务种类繁多,但是风控总监却只有一个,那么这个平台的风控系统其实是不完善的。
其次,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风控都风险的感知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一旦有新的风控团队到来,必然会对之前的模型进行调整,这也就会对平台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影响。
举个栗子:借款12个月,那么至少经过15个月才能完全验证平台风控模型的有效性。所以,如果平台短期扩张迅速、某个资产端突然发力、风控核心团队频繁变动,这必将导致平台的坏账增加,无助于平台风险模型的沉淀和验证。
此类平台的可投性就会有一定折扣。
不过李奶奶的平台风控团队还是挺稳定的,这点还不需要担心
经过几番调查之后,李奶奶的咨询的这个平台:
① 上线时间合规
② 股东结构清晰,有一定实力
③ 数据披露相对真实
④ 标的信息披露不够严谨
⑤ 风控核心团队稳定
虽然有一定的负面舆情,但是综合股东的实力和该平台从事的基本是小额分散的标来看,还是有一定可投性的。
不过可能是业务扩张的原因,平台在借款端还是有一定的负面消息的。
翻译给李奶奶的话语就是:问题不大,能投,但是不要投太多。
作为一名风控,我始终对风险有着一定敬畏,同时也不敢轻易给出意见。但是对于好多的投资者来说,他们的判读标准其实并不会多维度。
于是我也只能把一些浅显的道理应用其中了。
看不懂的,不投;感觉不对的,不投;觉得不合理的,提个心眼,控制仓位。
多个维度地考量平台,理性地选择。
本于互金跟投微信公众号(ID:hjgentou)首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