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 07-20 履约担保平台爆雷保险公司会兜底吗?
- 07-20 团贷网维权:催收现状与诉求
- 07-20 【鹰眼看网贷】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 07-20 参与“金融互助”组织的投资者是否受法律保护?
- 07-20 美国歌手diss姚明的真相是什么?diss姚明的美国歌手叫
- 07-20 最新 | 礼德财富以涉嫌集资诈骗正式立案
- 07-20 互联网金融变革下 如何重新定义P2P?
- 07-20 奔驰维权事件另类视角: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费溯源
- 07-20 微贷网即将上市,但暴力催收问题影响股价
- 07-20 银发族,小心新一波"理财销售战"?
热门文章
- 05-08 利民网黑料少之又少 但董事长曾被列为被执行人
- 06-28 银行员工群发邮件自曝被绿全过程
- 09-14 重视这些典型特征后,网贷投资踩雷的几率将锐减!
- 09-30 2018年都有哪些好的投资机会?
- 10-31 网贷中介教父及其门徒:年入千万却难逃原罪
- 08-02 资本寒冬当道,矿机三巨头IPO之路荆棘满途
- 05-23 平台“截留”回款,是自救还是自杀?
- 02-26 银豆网爱投资事件启示:再看看你投的企业贷
- 10-24 其实,人血馒头有四种吃法
- 05-25 普通家庭千万别买年金险,很亏的!
再谈网贷平台转型之路:声音小了,渠道少了
网贷平台进入2018年以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风险。客观中立而言,2018年整个网贷市场和互联网金融领域并没有看到可喜的进步,属于一个相对停滞的状态。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合规并不是阻碍网贷平台发展的“障碍”,反而是一种“激励”。然而,网贷平台历经“风险释放期”,出现了“暴雷”、“跑路”的情形。有些平台也随着风险的到来而逐步“出清”。但新金融头条注意到,网贷平台主动清盘后转型的声音越来越小,有些平台的清盘是“兜不住风险”的清盘。
为什么网贷平台转型的越来越少?大家一如既往的去寻求备案?这就好比“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有被“挤下去”的。现阶段的网贷平台还能够完成转型,完美的转身吗?
两年前的转型
其实在2016年和2017年。很多的网贷平台在824政策下发之后,都开始进行了一定的转型。不过这个转型属于一种特殊时期的转型,也就是说很多网贷平台在看到824政策之后,都发现自己远远满足不了政策的要求。
824政策中提到的限额令,让网贷平台萌生了出了“转型”的意思。
互金专栏作者肥皂向新金融头条表示:之所以很多平台,都出现了转型,在当时那个节点上,确实是因为限额令对于平台资产端的限制所导致。
这让很多平台觉得前途无望,毕竟在野蛮生长的那个阶段,网贷平台的发展,尤其是资产端放款单从业务量来说,是没有限制的。在824的限额令一来,那么很多网贷平台会觉得自己的资产端受到了限制,从而加高了一定的成本。毕竟很多网贷平台当时是通过线下资产端来进行获取,客户额度上也远远的超过了限额令。
网贷之家主编吴张杰认为,2016年8月24日被称为网贷行业基本法的《暂行办法》正式落地,随后配套的政策组合相继出台,P2P行业正式进入强监管时代,尤其是限额令的设立,让之前很多从事大额业务的平台主动转型,随后小额信贷、车抵贷逐渐称为主流资产,可以说政策引导成为了平台转型的主因。
对于转型而言,当时网贷平台最为“流行”的转型是在私募基金领域和三方理财领域。
像私募基金、三方理财机构之类的业务。所以很多网贷平台就在想,费时费力的来做这件事儿,倒不如直接转型。或者把平台进行一定的拆分,分支出去一部分干别的业务,还有平台完全意义上进行华丽的转身。
所以在当时那个条件下,网贷平台的转型,或者说是清盘退出后,再去转做他行还是有条件的,毕竟在那个节点上,金融的监管还没有那么严厉。
转型之后,好做吗?小平台未来能否转型?
举个例子,有一些网贷平台转型做私募,其实网贷平台转型做私募最为重要的有两点:
第一点,是网贷平台有很多的存续客户,严格意义上讲是高净值的出借人客户。那么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出借人客户以后,就对私募基金未来的募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毕竟,私募基金的募集起点是100万,还要符合“高净值”客户的条件。
第二点,关于私募基金的申请,在2016年和2017年的时候条件较为宽松,毕竟那个时候的私募基金申请,虽然通过中基协的注册,或者说是一定的审查。但是,相对于现阶段而言,注册还是比较放的开的,没有进行穿透和实质性的审查。所以在2016和2017年的时候,很多网贷平台基于以上两点,觉得自己能够转型做私募。
然而,转型私募的网贷平台就等同于放弃了资产端,互金专栏作者肥皂表示:从新经营资金端。中国有句话:“隔行如何山”,从债项市场到资本市场,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不管是从业务角度还是风险防控角度来讲,转型私募的网贷平台过的并不开心,毕竟“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儿”,私募市场有严格的风险管控体系,并不是有了高净值客户就可以做,这从中涉及到“专业投资顾问”、投资趋向的问题。
吴张杰认为,转型除资产端的主动调整外,部分平台直接放弃资金端,部分平台转型理财超市主攻理财端,但随后政策的逐步收紧,无牌照资源的理财超市模式也逐步淡出,行业竞争进入“资产为主”的时期,可以说是否具备资产拓展能力(自建)成为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这种竞争模式也延续至今,2018年夏天的这波雷潮,平台生存与否仍是资产端把握能力的直接体现。
现阶段还能“转”吗?
近期,小平台正在“出清”。对于小体量的网贷平台而言,倘若被政策“一刀切”,未来可以说是“命途多舛”,这就让很多平台都面临着一个退出、转型难的问题,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网贷平台转型,能够转型的路越来越少了。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认为,平台规模小,存量违规业务容易清理,在合规层面的转型空间比较大,小而美、船小好调头等美誉,都是从这个角度说的;从业务转型角度看,小平台实力薄弱,客户基础、数据资源、科技实力均有限,反而不容易找到新的转型空间。所以,如果备案层面对小平台一刀切,则小平台的合规优势不复存在,业务转型又难以找到出路,P2P业务良性退出之后,大概便只有清算一条路了。
互金专栏作者肥皂向新金融头条表示,现阶段的网贷平台,若想再去转型,肯定会面临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平台本身是否具备监管所要求的良性退出,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如果说你不能良性退出,不能完全意义上的处理好,出借人之间的关系,没法做到一定的,这种合理化退出,那谈转型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
第二个条件就比较现实了,网贷平台转型去做什么?从目前的金融监管态势来讲,网贷平台想要转型做私募也好,还是做所谓的三方理财也好,牌照问题一直是比较难拿的。
吴张杰指出,一方面是监管政策的收紧,一方面是头部平台在规模优势下的虹吸效应,都在逐步压缩小平台的生存空间。自身在资产端具备独特优势和场景的小平台可以主动与当地监管方保持良好沟通,争取合规备案。若备案无望,可利用窗口期主动寻求被收购的机会,以“及时止损”的心态退出市场,未尝不是最好的结局。也呼吁下各地的监管机构、自律组织,在行业并购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力求妥善保障出借人利益。
合规备案,仍要一如既往
纵观整个市场,网贷平台转型的声音小了,渠道少了。绝大多数平台都是一如既往的去拿备案。对于这种情景,肥皂表示:相对于私募基金牌照、三方理财,或者说是其他的类金融金融机构牌照,现阶段基本上想要达到,不能说是不太可能,但是难度要大得多,而且网贷平台现在正在自查合规的过程中,很多平台还是寄希望能够闯过这一关,然后拿到监管给的备案。这样来讲的话,网贷平台的整个牌照角度说也好,是从市场角度说也好,都是一个质的飞跃。这也恰恰证明了,市场上还有很多人想继续做网贷,继续从事这个行业。
吴张杰分析认为,无论对头部平台还是小平台,转型之路都无异于刮骨疗伤,政策与市场的不确定性,让很多平台深陷 “不转等死”与“转了折腾死”的困局中,这注定就是一条鲜有平台成功的赛道。自然,无数次折腾中的沉没成本,也成为了很多平台咬着牙冲刺备案的原因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