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 07-20 履约担保平台爆雷保险公司会兜底吗?
- 07-20 团贷网维权:催收现状与诉求
- 07-20 【鹰眼看网贷】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 07-20 参与“金融互助”组织的投资者是否受法律保护?
- 07-20 美国歌手diss姚明的真相是什么?diss姚明的美国歌手叫
- 07-20 最新 | 礼德财富以涉嫌集资诈骗正式立案
- 07-20 互联网金融变革下 如何重新定义P2P?
- 07-20 奔驰维权事件另类视角: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费溯源
- 07-20 微贷网即将上市,但暴力催收问题影响股价
- 07-20 银发族,小心新一波"理财销售战"?
热门文章
- 05-08 利民网黑料少之又少 但董事长曾被列为被执行人
- 06-28 银行员工群发邮件自曝被绿全过程
- 09-14 重视这些典型特征后,网贷投资踩雷的几率将锐减!
- 09-30 2018年都有哪些好的投资机会?
- 10-31 网贷中介教父及其门徒:年入千万却难逃原罪
- 08-02 资本寒冬当道,矿机三巨头IPO之路荆棘满途
- 05-23 平台“截留”回款,是自救还是自杀?
- 02-26 银豆网爱投资事件启示:再看看你投的企业贷
- 10-24 其实,人血馒头有四种吃法
- 05-25 普通家庭千万别买年金险,很亏的!
网贷平台债权转让折扣大,风险也大吗?
双十二年底购物大促结束了,网贷的“促销”折扣却是越来越大,有些是因为各地持续强化监管,平台借贷两端都受限,部分人希望脱身规避风险;有些是资产出了问题,回款逾期,投资人集中撤离形成踩踏;还有一些是濒死或已经明雷,只能打折割肉。
多数平台为了保证官标的投资量,对债权转让都设置了最大折价,一般不会低于九折,而在可以自主定价的转让市场里,三五折的债权比比皆是。面对这种比官标期限短,年化还爆高的债权,很多投资人都动了心,甚至忍不住去搏一把。
接债,你接到的是馅饼,还是飞刀?
1、打折债权中存在被错杀的优质资产
这次雷潮,是对过去3年行业狂野发展的一次大清洗。在全民加杠杆的时期,网贷也在不断扩张,各平台冲规模抢市场,余额连增捷报频传。而到经济下行期,整体环境欠佳,入场资金降低,小波动都会连锁成大震动。
群众普遍有从众心理,对于投资风险也缺少认知,行情好的时候蜂拥而入形成了资金热,而出现问题的时候,又很容易就否定一切,哄然撤退让平台面临流动性压力。越难退出越没信心,越没信心越想退出,这种恶性循环也使得平台不论好坏都陷入了流动性困境。
为了能快速退出,投资人基本都选择了本金打折甚至一刀切的情况下,对于底层资产是不做分辨的,里面包括了少量优质或相对优质资产。
网贷债权实际跟银行信托基金的非标信贷资产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平台早期设计的理财产品同样带有债券属性,固定收益、按期付息到期还本。此类长期产品为了应对短期流动性紧张进行折价转让,也很合理,相当于在股市债市的熊市时期对折价的错杀标的进行抄底,算是可谨慎考虑的投资选择。
打折产品中有多少优质资产?网贷存量业务还有大量退出阶段的资管、保理,金额从数百万到上亿,而合规的小额信贷,也因为急于扩张放松风控处在高逾期的阶段。
承接打折产品,最大风险是底层资产风险。行业流动性紧缺只是短期问题,一年半载总会缓解好转,但是底层资产一旦产生问题,那么损失将难以挽回。
目前看已经公告退出平台公布的资产,业务质量极为低劣,窥一斑而知全豹,那些实际处于流动性危机的平台,总体资产质量难言乐观,从中挑选折价债权真可谓“搏一搏”。
那么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
2、火中取栗,绝大多数人不适合参与
仍然从流动性与资产两方面来说。
行情近两月持续低迷,很多人盼望是“横盘筑底”,但是重建投资人的信心却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贸易战前景不明,企业裁员重上热搜,行业监管日趋严格,备案核查再次延期,年底各方回笼资金,虽说流动性危机高峰已过,好转时间却不好估量,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了。
网贷债权基本为信贷资产,无论团队能力多么突出,风控模型多么完善,都不能掩盖融资方本身的缺陷,多数借款人都被银行留强后汰弱,少量通过银行信贷系统获取的借款人也已经身背债务,部分平台为非银机构做助贷,也是通过劣后承担全部风险才获得资源。
平台理财产品包装的再华丽,底层债权也就是个次级贷款。
仅就挑选底层资产来说,唯一相对安全办法是实地查验,把平台当成雷台,上门摸清详细情况,挨个排查债权,回访借款人,对偿还能力做大致估算。这一点对投资人有较高的要求,不过在目前环境下,想要承接打折债权获得超额年化是必要的付出。
仍然看平台背景判断偿付能力去接债,恐怕又会再次落入陷阱。今年已有多次前车之鉴,某金服几个资管产品的钱都无法兑付,特殊形势下,平台简单的借款信息已经不足以作为依凭。
很多投资人希望通过参考第三方评级,或者平台自建评级系统对债权做选择,然而事实也无数次证明了,风险评级具有时效性。
这就是下面第三个问题:
3、风险具有传导性,评级具有时效性
从15年的“互联网+金融”开始,到17年的趣店上市引发现金贷的争论,网贷巨头们为自己做了“Fintech”(金融科技)的定位。网贷通过创新为借贷两端提供了便捷性,但本质脱离不了金融,核心就是风险控制。
平台的借款人评级系统是资产端风控审核体系的简化版,对用户行为画像,通过数据化进行甄别筛选,将风险量化;第三方评级是将平台公司多个维度进行指标化,期望于风险量化。
风险量化重点在个体单位上,少数头部平台会有完整风险管理,对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行业周期做预测评估与应对策略。
引发个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多种多样,往大了说,宏观经济因素导致融资方利润下降,按期偿债能力降低,引发信用风险;从监管上说,政策因素的双降导致平台业务削减引发经营风险,去刚兑导致投资人信心丧失引发流动性风险;再到公司层面,为了发展规模,大额借贷拆分空壳公司,小额借贷多头授信,到现在的退出缓慢不管不问等都是道德风险。
真正风险来临的时刻,模型或者指标都是滞后甚至失效的。
第三方评级是对概念指标的综合对比,并没有切入实质业务环节,多数指标也只是针对某一时间段评分,具有的时效性很短。因此多项因素引发的雷潮中,各方评级都大面积出现问题平台。
平台风控模型,是在追求利润的基础上寻求较低风险,过去两年中,平台都为了冲规模冲利润降低了风险门槛。去年底现金贷受政策严管,平台通过所谓“风控前置”的砍头息覆盖了坏账,逾期虽然暴涨但是未伤根本。而上半年打黑除恶政策,下半年雷潮,那些四处参会接受采访号称风控严谨的平台,连续爆出问题,也说明了在系统性风险之下,风控模型很容易失效。
经济大环境影响,高评级债券都纷纷违约,价格打到票面的3折,平台债权同理,风险定价之下,大幅折价已经是市场的体现,高风险才会有高折扣。这时候想依靠评级下决定,需要深思。
总结
前段时间的私聊中,许多人问能不能买打折债权。在第一点里说了这是一次清洗过程,行业改革从不是蚊子叮一下那么简单。普通人只适合过安稳日子,除非你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不然还是老老实实围观的好,切勿盲目伸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