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 07-20 履约担保平台爆雷保险公司会兜底吗?
- 07-20 团贷网维权:催收现状与诉求
- 07-20 【鹰眼看网贷】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 07-20 参与“金融互助”组织的投资者是否受法律保护?
- 07-20 美国歌手diss姚明的真相是什么?diss姚明的美国歌手叫
- 07-20 最新 | 礼德财富以涉嫌集资诈骗正式立案
- 07-20 互联网金融变革下 如何重新定义P2P?
- 07-20 奔驰维权事件另类视角:汽车经销商金融服务费溯源
- 07-20 微贷网即将上市,但暴力催收问题影响股价
- 07-20 银发族,小心新一波"理财销售战"?
热门文章
- 05-08 利民网黑料少之又少 但董事长曾被列为被执行人
- 06-28 银行员工群发邮件自曝被绿全过程
- 09-14 重视这些典型特征后,网贷投资踩雷的几率将锐减!
- 09-30 2018年都有哪些好的投资机会?
- 10-31 网贷中介教父及其门徒:年入千万却难逃原罪
- 08-02 资本寒冬当道,矿机三巨头IPO之路荆棘满途
- 05-23 平台“截留”回款,是自救还是自杀?
- 02-26 银豆网爱投资事件启示:再看看你投的企业贷
- 10-24 其实,人血馒头有四种吃法
- 05-25 普通家庭千万别买年金险,很亏的!
互金财报季,激增的高利润能持续多久?
各家主流金融科技企业的年报陆续出来了,两级分化得厉害。一方面是360金融、乐信们以助贷为主营的企业财报亮眼,利润增幅分别高达近十倍以及逾七倍;另一方面是宜人贷、投哪网等还在坚守P2P业务的头部平台在连续数年业绩稳步提升后,出现了利润的下滑。
无疑,2018年是P2P行业波澜起伏的一年,自6月备案落空后,暴雷潮使得P2P的出借资金大幅度萎缩,大量借款人恶意逃废债更使得平台苦不堪言。在这么一个寒冬,面对转型助贷的金融科技企业靓丽的财务数据,如何理性看待还在坚守P2P平台的利润萎缩呢?
1 助贷业务利润前置,风险后置
在2018年这样的大环境下,业绩暴增的平台有“破罐子破摔”型的,也有“积极转型”型的。部分中小平台在去年6月份暴雷潮开始后赚钱能力没有下降,反而增强了。这是因为6月份备案落空后,尤其是下半年清退中小平台之风在全国蔓延后,这些中小平台已经完全放弃合规冲刺备案,把底层资产来了个大洗澡,大搞资金池对接暴利的超利贷资产。正如我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数字普惠视角下的金融科技发展评估》所警示的,互联网金融整顿过严使得只承担监管成本而未能获得监管收益的平台可能干脆“破罐子破摔”,游离在监管之外。甚至一些头部平台为了填补窟窿也在相当程度上涉足相关业务,例如已经暴雷的团贷网被排查的起因之一就是涉足现金贷业务。
当然,部分头部平台的利润暴增可以视为积极转型助贷业务的典范。2018年第四季度,360金融撮合的贷款资金中有78%来自金融机构,乐信有近70%的新增借款来自金融机构,拍拍贷的机构资金占比达到20.4%。然而在P2P行业,一般认为助贷并非一个特别吸引人的买卖,尤其是近两年银保监会对于银行助贷业务密集规范后。把精力放在类似业务上是P2P在“双降”乃至“三降”要求下无奈的选择,机构资金提供方相比较个人散户而言,属于典型的给钱很难、审批流程繁琐、增信措施要求多,而考虑到增信成本后实际的机构资金成本可能又不会比线上零售资金便宜。
转型助贷业务的P2P平台短期利润无疑亮眼,然而账面利润可能虚高了:在早期的跑马圈地中,助贷业务的利润能够很快体现出来,但最后往往需要助贷推荐方背负的坏账还没有真实暴露出来。这种业务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收益前置,风险后置特征。长期来看,正如我接触到的做助贷业务的从业人员表示的担忧,在持牌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消费金融业务的大背景下,如果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铺开了自有的获客渠道,自己的模型风控也跑出来了,助贷市场生存空间还能有多大?原先的P2P模式下,由于直接面对的散户零售资金,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方面无疑相比较助贷模式而言要更好。由于助贷商业模式缺乏足够保障,因此这类企业的利润大涨并未带来相应股价的积极反应。
2 短期利润追逐会导致商业模式异化
对于P2P从业机构的利润下滑甚至亏损要厘清情况。我们要看利润下滑是因为监管政策大环境的问题,还是具体业务经营上的问题。诸如投哪网这样的平台在过去几年的利润表现一直还算比较稳健,由此获得了包括招商致远、广发信德、巨加网络等实力股东的青睐。然而在“双降”压力下,2017年8月份高峰期的90.26亿借贷余额下降到2018年12月底的53.69亿,规模压缩幅度高达40%以上,利润不承压是不可能的。而我们看首先引入“现金贷”概念的信而富比较早做起“现金贷”这一业内看来很赚钱的买卖,却始终未能成功实现盈利,股价跌跌不休,难免仍让人产生对其经营能力上的怀疑。
我一直秉持一个观点,作为撮合出借人和借款人的信息中介平台,P2P应当保持合理的利润,但不应当是暴利行业。美国诸如Lending Club的兴起并成功获得监管背书,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房地产次级贷款危机后社会各阶层对于传统金融体系很有意见,金融消费者在支付那么高的中介成本的同时还要承受这么严重的金融机构道德风险损失。P2P在美国次贷危机后获得西方社会的拥护正是因为它降低了中介成本和中介道德。而中国的P2P也应该在持续降低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间金融摩擦成本的基础上体现自身的长远商业价值,本身不应该过于追逐短期的商业利益。事实上,国内部分P2P平台过分追逐短期利润本身就背离了P2P的长远商业价值定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对P2P出借人的利益构成威胁。这是因为过高的短期利润只有在把P2P做成吃存贷利差的银行模式下才有可能实现,在平台运营成本没有有效下降的前提下,平台利润过高要不然是因为出借人未能获得本应该获得的出借收益,要不然意味着P2P平台撮合服务的借款人本身风险较大、承担的综合借款远高于出借人所获取的收益。
3 坚守普惠初心,才能立足长远
P2P暴雷潮中大量企业贷平台受到了极大冲击,个人贷平台相对表现良好,目前还存在于市场的头部平台大多为个人贷平台。P2P从事个人小额信贷,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两种模式下由于服务的客群有所差异,运营成本结构有所不同,转型难度也有所差异。
一种是个人信用贷模式。这类模式下的信贷额度大多几千、几万不等,如果是金额过小的、期限过短的、复合利率过高的则可以被界定成现金贷,属于监管这几年密集规范的领域。这一模式下,从业机构基本不用组建线下资产团队,大多依靠线上进行资产端获客、风控以及贷后管理。这类平台的借贷资金用途大多是消费,且相当比例可能属于年轻人的不理性消费,容易引起借贷纠纷。客群与银行信用卡、消费金融公司存在一定重合度,持牌金融机构客户下沉的冲击效应明显。但就当下而言的话,这类机构一是运营模式相对比较轻,成本结构容易调整,二是个人信用贷资产相对容易标准化对接机构,转型助贷相对比较容易,因此利润承压程度相对较小,甚至部分转型助贷比较成功的反而出现了利润的暴涨。
二是个人抵押贷模式。在中国个人征信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的当下,对于相对大额的个人借贷(几万元到二十万元),平台方不得不依靠线下团队做必要的信用采集、信贷审核以及贷后管理,并要求以车辆抵押、住房抵押等作为必要的增信手段。由于涉及到线下团队的搭建,这类模式相对而言属于比较重的“笨”模式,但却又是P2P普惠价值的真正体现。因为这一模式下的相当比例资金是流向了一些需要资金进行创业或者经营周转的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主。以坚守车辆抵押借款细分市场的投哪网为例,其出借资金的近九成流向了个体工商户。然而由于庞大线下团队的“刚性”成本支出,在受限于监管“双降”要求,营收受限,而相应的运营成本无法有效压缩,短期利润的下降也就理所当然。但我认为随着各家商业银行在监管要求下新增资金投放更加倾斜于小微企业和个人工商户,抵押贷平台转型做助贷的市场空间可能更为广阔。而且由于线下的资产端的非标准化问题,这类助贷机构的市场壁垒会更强,商业模式相对更为清晰。
我反复强调P2P网贷存在的社会价值在于数字普惠,没有对于小微企业、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P2P网贷本身没有存在的必要性。P2P要践行普惠金融价值就要在针对特定弱势群体提供恰当、有效的金融服务,以及在服务过程中有效平衡机构层面上的商业可持续和借款人层面上的成本可负担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头部企业在2015年前后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并在过去几年利润迭创新高,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然而P2P行业还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周期,2018年行业的困难是个炼金石,部分平台按照监管的要求坚决履行“双降”,承受了较大的监管成本,利润出现下降,是正常的。在这样一个恶劣的行业大环境下,这些P2P坚守服务小微、践行普惠的定位,为小微企业主提供了每一笔成本可负担的救命钱都弥足珍贵。我们相信,如果P2P备案落地,借贷撮合规模限制的紧箍得以松开,这类坚守初心的平台一定会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作者陈文,系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副秘书长,百舸新金融智库创始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