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融城网-专业贷款知识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融城网 > 房产贷款 > 房贷攻略 > 想要体面的老年生活,现在就该做准备了!

想要体面的老年生活,现在就该做准备了!

点击: 时间:2018-06-13

  《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于7月4日印发,在强调商业养老保险重要性的同时,“以房养老”再次被提及。

  所谓“以房养老”,正式名称是“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一般客户均为老年人。事实上以房养老早已推出,只不过一直以来市场都处于观望的状态,老年人不愿意尝试,保险公司更不愿意尝试。但在这个时候重提,其实也是无奈,传统意义上的养老三大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均存在不同问题。

  基本养老保险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目前各地方普遍将职工个人账户资金作为养老金支付给已退休职工。随着老龄化的加速,个人账户的空账率已经超过9成。

  企业年金(企业员工缴纳),也不是新鲜事物,早就出现了,它与职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缴纳)相对应。作为重要的养老模式,企业年金在西方发展得相当不错,在美国,企业年金不仅为员工提供保障,而且这笔钱会交由专业机构打理,进入股市等资本市场,为员工企业年金带来不错的增值收益。不过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缴纳企业年金的企业实在太少,很多人压根都没听说过。2015年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只有不到0.5%的企业为员工缴纳了企业年金,且大都是国字号企业。

  至于商业养老保险,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很难让国人满意。曾经有这样一个报道,成都一位居民25年前花100块钱买的商业养老保险,现在每月只能领1.8元。这个例子形象地描述了在通胀面前,商业养老保险的鸡肋。有理财师算过一笔账,从收益的角度来说,商业养老保险的收益甚至都跑不赢定期存款。虽然保险强调的是保障而不是收益,但这种感觉还是很难受的。

  有专家就某保险公司复利3.5%收益率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名职工从30岁开始每月投保1000元,到60岁时,累计缴纳保费36万,账户价值为61.8万,60岁后每月可领2746元。如果活到85岁,则总共可领取82.4万元。

  这笔钱算多吗?可能并不是,叶檀女士曾算过一笔账,考虑到生活成本逐年上升这一因素,我们假设以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退休后至去世,生活费用大概是所能领到的养老金的4.5倍,而如果是在一线城市,这个倍数还得上升。

  所以,我们每月即使同时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恐怕都无法覆盖这一生活成本。

  而“以房养老”,将房子与养老相挂钩,保障的力度貌似更强!

  作为养老的重要补充,以房养老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但从过去两年的试点结果来看,仅有一家保险公司参与,仅59户投保,让以房养老模式颇为尴尬。

  各媒体在报道“以房养老”的优势之时,常援引这种模式在西方的成功。

  而对国外养老模式稍加了解的人应该清楚,以房养老源于荷兰,成熟于美国,被多个国家所采用。

  但从实际运行的效果来看,从参与这种养老模式的居民反馈来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荷兰,以房养老所获得的养老金与房价密切挂钩,如果房价下跌,老人可能等不到去世就领光了保险公司给的养老金,结果就是健在时必须卖房。

  而在美国,由基本养老保险、401K退休金计划和商业养老保险组成的养老体系基本能够实现85%以上的替代率(退休后的收入与退休前收入的比例)。选择以房养老的老人也很少,2010年的比例仅为1%,仅49万人。

  而在英国,以房养老的玩法就是“自降住房标准”,比如自己住进养老院,名下的房子用来出租,赚取差价。

  以房养老模式的困难

  除了房价波动风险的解决方案,老百姓对于房子的定位等因素对以房养老模式形成掣肘之外。在【融城网】房贷君()看来,其实更尴尬的可能是在于目标人群的错误定位。

  因为以房养老只接受纯商品房(排除其他各类房产)所有权人的申请,决定了有房一族才能享受这种待遇,而有房一族的财富往往更多,他们对这种养老模式的需求可能并不强烈。相反,那些住在公租房、两限房、经适房里的人更需要保障,而他们所住的房子,由于产权原因无法成为抵押品,自然也不能参与“以房养老”。

  而作为一种小众且略显“奢侈”的养老模式,其实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的“高冷范儿”,实在不宜过度夸大它的作用。

  从制度层面来说,要解决国人的养老问题,目前最可行的方式的确只有两条路,延迟退休和二胎。延迟退休已经是板上钉钉,只是在选择合适时机公布,而二胎则是考虑到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形成了大量421家庭结构,养老负担过重。

而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要想拥有体面的老年生活,未雨绸缪是必要的,比如多配置一些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比如地段较好的房子(自住不算),赚取租金收入,再比如债券优质企业的股票,只要它们能跑赢通胀,就别放手。

标签: